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67)--開畬種粟盡玄關,喫飯安眠豈等閒,父子相將渾不奈,抑揚今古絕躋攀。

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67)--開畬種粟盡玄關,喫飯安眠豈等閒,父子
相將渾不奈,抑揚今古絕躋攀
出處:嘉興大藏經第三十六冊,古林如禪師語錄。
經文:開畬種粟盡玄關,喫飯安眠豈等閒,父子相將渾不奈,抑揚今古絕躋攀
【經文釋義】:
古林如禪師是得道的高僧,在婁東藕菴和尚處,得授佛世尊傳承下來的心印大法,肯定玄關竅是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真傳,修行只要在本性的地方下功夫,立己達人,一定可以成就佛道。留下古林如禪師語錄,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事實,非常尊貴與殊勝。舉例如下:「開畬種粟盡玄關」:農夫用火將雜草燒盡,種植栗子,再引水灌溉,一定會有很好的收穫。求道的有緣佛子,在佛堂經過天命明師,用無極的燈光,點燃內在的心燈,打開玄關竅,積極修辦,一定可以成就佛果。「喫飯安眠豈等閒」:修道是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例如用心吃飯、睡覺,並沒有其他特別的地方。「父子相將渾不奈」:修行在日用尋常間,要父子同堂,夫妻同修,身為公侯將相,依然可以修行。不可以認為修行是出家人的事,每天混過日子,認為修行很無奈。「抑揚今古絕躋攀」:修道要立下偉大的奇功,才能揚名今古,努力精進,不可以攀緣附勢,或放肆犯錯,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
【延伸演義】:
古林如禪師,名機如,號古林,松江上海縣人,潘相國之裔孫也,父號濟寰,篤行誠實,似上古的人,母沈靜賢德,祖先持長齋,誠心禮佛,臨產時,母夜夢手摘蓮華一朵,非常清香,自覺腹痛而出生。幼兒時,性靜喜好念佛,不吃葷腥。順治年間,適逢觀世音菩薩聖誕,即拜唯一禪師為師,受具足戒,後來在參婁東藕菴和尚的地方,問答之間很契合,水乳相合,遂付以衣缽真傳----正法眼藏。他悟性極高,修持嚴謹,是一代的高僧,留下古林如禪師語錄,非常尊貴。古林如禪師何以說:「開畬種粟盡玄關」呢?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地球是圓的,地球自轉一年,剛好回到原來的地方,所以怎麼播種,就怎麼收穫,這是自古以來,永遠不會改變的法則。古林如禪師強調修行好像除草種子一樣,要在玄關竅的地方下功夫,道果才能圓滿。古時候帝王封禪大典,建立場,首先要除草整地,再以至誠的心,祭拜天地神明,祈求天地神祇,獲得感應,降福納祥,惠澤群生。我們接受天命明師開啟玄關竅之前,也要平爐,經過點佛燈、獻供、請壇,在平心靜氣的當下,接受天命明師點傳,傳授千古不輕傳的玄關竅----正法眼藏。古林如禪師慈悲指出,得授正法眼藏以後,要在玄關本性的地方下功夫,盡心修辦,才能成就道業。古林如禪師更慈示:「喫飯安眠豈等閒」,也就是修行就在吃飯、睡覺的日常生活當中,例如吃飯的時候,認真吃飯,雖然粗茶淡飯,也可以嚐出菜根香。如果吃飯的時候,無法清淨,胡思亂想,縱然是山珍海味,依然感覺不到菜根香的味道;睡覺也是一樣,如果雜念叢生,一定無法入睡。得到玄關寶藏以後,要以玄關竅裡面的主人翁當家作主,認真去做每一件事情。二六時中,觀照轉念,就可以將混濁的娑婆世界,轉化為清靜的極樂國土,內心充滿喜悅。古林如禪師告訴我們,修行是在玄關的地方用功夫,例如挑水、砍柴、吃飯、睡覺都是道。俗語說:「有道沒道,看他吃飯睡覺」。所以修道是在最平凡的生活當中,顯露善美德行,則舉手投足,都是在修道。金剛經法會因緣第一分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以上的經文指出,身為證道的佛陀,依然要著衣、走路、吃飯、收衣缽、洗腳,是這麼的平凡,都自己來做,不假他人,這是佛菩薩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父子相將渾不奈」的真正意義又是如何呢?古林如禪師是得道的高僧,他認為修道是可以將出家的模式,帶到家庭裡面,所謂修人道以達天道,人道盡,天道成也。古林如禪師更指出修行要父子同修,夫妻同堂,所謂:「夫也修來妻也修,夫妻雙修各有頭,五百羅漢男人做觀音菩薩女人修」。雖然身為公侯將相,依然能夠修行,俗語說:「公門之內好修行」。絕對不可以渾不奈,也就是整天混日子,認為修行是出家人的事,請他修道,非常無奈,跟他無關,這就錯了。古林如禪師再度慈悲指出,修行要:「抑揚今古絕躋攀」。因為修行可以超凡入聖,躲脫六道輪迴之苦,更能超拔九玄七祖,共登極樂,所以要發出慈心悲願,修己以渡人,做一番震古鑠今的聖賢偉業,才不枉來人間走一趟,如入寶山空手回也。但是也要謹慎修持,嚴守佛規禮節,十條大愿,不可以攀緣附勢,或暗有作用,否則會一失足,成千古恨,所謂午時成道巳時墜,豈可不慎之。
【修持心得】:
從嘉興大藏經第三十六冊,古林如禪師語錄記載:「開畬種粟盡玄關,喫飯安眠豈等閒,父子相將渾不奈,抑揚今古絕躋攀」。讓我們更確信玄關修持的重要。前賢說得得真,也要修得真,才能功愿成就;否則得得真,修得不真,與沒有得到心印大法,沒有什麼兩樣。並且強調修道是在日用尋常間,只要以良心當家作主,不再以識神用事,制心一處,率性而行,都是通往理天的大道,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而且修道,是可以將寶貴的大道,帶入家庭之內,提出齊家修道的可行性。夫妻同修,父子同堂,圓滿人道以達天道,為現今白陽期,大道普傳,火宅內修道,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古林如禪師還指出修道是絕古今的大事,勉勵我們要積極修辦,立下奇功,謹言慎行,不可以攀緣附勢,陽奉陰違,以免墜落萬丈深淵,萬劫難復,所以還是要謹言慎行為要。
註:
一、佛道佛道即指佛果之無上菩提
二、讀音同「奢」播種前,焚燒田地裡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種。、或用長刀整理雜草,再戴短笠將雜草燒掉。3、古同佘(中國東南地區少數民族名)。
三、墠場:墠音同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築的高臺。
四、平爐:將八卦爐抹平,一以莊嚴道場,一以平定心境。因人之心湖最易起漣漪,或為三毒所染,或被情慾所牽,日爭名利、夜逐聲色,如蠶兒般的作繭自縛,似飛蛾一樣撲火自盡,非至老死不肯罷休。歇即是菩提,放下一切,抹平心境,自見性天。
五、點佛燈燈代表明明上帝、無極老 。宇宙本體之上帝,猶如一無限的光,是一團能量、磁場。此光為吾人靈性之所由來,故靈性又稱靈光。日月燈代表陰陽,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之義。點佛燈先點 燈,再點日月燈,是一本散萬殊之意,送佛燈時先送日月燈再送 燈,是萬殊歸一本之意。
六、獻供:一貫道弟子舉行獻供禮,以示誠敬之意。獻供禮,以三跪九叩之周公大儒禮,參與人員無不肅然起敬,不但莊嚴了道場,也莊嚴了新求道人的心,使之離卻妄心、收束雜念,而呈現出真誠之道心。
七、請壇:一貫道道場,每逢四季老 大典、開壇以及辦理新求道人求道儀式,必須請壇,恭請明明上帝、諸天神聖,萬仙菩薩臨壇,護壇、護法、護道,在天人合一的作業下,完成普渡收圓的事實。
八、平心靜氣心情平和,態度冷靜。在一念不生,萬緣放下的當下,接受天命明師的點傳。
九、佛果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為萬行之所成,故稱佛果,即能成之萬行為因,而所成之萬德為果。亦即從修行之因到達佛果之位,又指從聲聞、菩薩之位至無上正等正覺之位。證得佛果之因,稱為佛因,即指一切萬行之善根、功德。
十、躋攀躋讀音同「基」,登或達到的意思。--指跟地位高的人結親戚或拉關係,指攀緣附勢
十一、念佛:謂念佛具足十號,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我以清淨質直之心,得親近佛,心生歡喜。以歡喜故身得快樂,以快樂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觀,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天人師、九佛、十世尊也。)
十二、娑婆世界佛經裡說的娑婆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遠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娑婆,梵語音譯。意譯堪忍。娑婆是指堪忍、能忍、忍土。娑婆世界,即釋迦牟尼進行教化之現實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忍受諸煩惱,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有諸佛菩薩行利樂時,堪受諸苦惱之義,表其無畏與慈悲。又譯作雜惡、雜會。所謂娑婆國土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十三、極樂國土極樂世界,音譯為須摩提,又稱「西方極樂世界」、「安樂世界」、「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淨土」,是佛教阿彌陀佛成佛時,依因地修行所發四十八大願所感之莊嚴、清淨佛國淨土
十四、五百位阿羅漢:五百位阿羅漢之略稱。指已證得果位之五百聲聞。即經論中常見之五百阿羅漢、五百比丘、五百上首。有關五百羅漢之本生、因緣、授記等事,在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等經中,皆曾敘及。佛滅度後,大迦葉曾與五百羅漢在王舍城結集法藏。相傳在阿育王時,有五百羅漢僧與五百凡夫僧齊集合誦佛法。迦膩色迦王時之第四結集,亦有五百羅漢結集以造大毗婆沙論。
十五、十條大愿1、誠心保守。2、實心懺悔(實心修煉)。3、不可虛心假意。4、不可退縮不前。5、不可欺師滅祖。6、不可藐視前人。7、不可不遵佛規。8、不可洩露天機。9、不可匿道不現。10、量力而為(誠心修煉)
十六、舍衛城:印度恆河中游北岸拘薩羅國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相距恆河南岸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不太遠。舍衛城是古印度重要的思想交匯發源地。在佛教史上,因為是著名的祇園精舍所在地,釋迦牟尼長年在此居留說法長達二十多年,因此名聞遐邇,成為佛教八大聖地之一。七世紀玄奘法師來此時,舍衛城已經荒廢。
十七、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也簡稱祇園或陀林,位於印度北部舍衛城南郊,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傳法的另一重要場所,它比王舍城竹林精舍要稍晚一些,是佛教史上第二棟專供佛教僧人使用的建築物。但是祇園精舍是佛陀在世時規模最大的精舍
種粟盡玄關 三寶真傳渡萬緣

一貫禪宗拯黎庶 抑揚今古絕躋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