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為甚麼晚上不能吃薑

          為甚麼晚上不能吃薑

        講到藥食同源,有一樣東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薑。薑真是上天賜給人類的寶貝。
中國的老百姓誰家的廚房少得了薑呢?而中醫的藥方中以薑為君臣佐使之藥的也比比皆是。
孔子說“不撤薑食”,至理名言。居家過日子,是不可一日無薑的。
家裏不論老小,誰要是著涼受風,馬上一碗薑湯伺候。出點汗,
散掉表寒就沒事了。
胃寒,胃口不開,喝兩天生薑紅棗茶,暖暖胃就好了。
薑的好處大家知道得很多,不多講了。只強調一點,如果是日常保健吃薑,一定要在早飯時吃,所謂“早吃薑,補藥湯”是也。

早上吃薑,保健養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薑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
早晨正是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薑,正好生髮胃氣,
促進消化。
而且薑性辛溫,能加快血液流動,有提神的功效。
怎麼吃法呢?最好是早飯的時候準備一碟子泡薑,就著小米粥吃。
泡過的子薑口感脆嫩,入口有一絲絲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
微妙地調和在一起,簡單,清爽,細細地品來,卻是世間至味。這是最養人的飲食,功效遠遠勝過補藥湯。

午吃薑,癆病戕(qiāng  殺 害:∼害。自∼。∼殺。)

很多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吃薑。其實,不僅是晚上,中午以後就應該不吃薑了。
生薑是生發陽氣,午後自然不宜再吃了。
正午時分,心經的氣血最盛。此時吃薑,對於本身心火旺的人來說無異於是火上澆油。心火會燒得更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咱們的肺就是這個池魚。心火過旺,肺就會遭殃了,會引起咳喘痰熱各種症狀。
午吃薑,癆病戕。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切記。

  早吃薑,補藥湯。
  午吃薑,癆病戕。
  晚吃薑,見閻王。

最近網上流傳一句與之相似的民諺,曰“早上吃薑等於補藥湯,
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
好多人聽了“砒霜”二字都害怕起來,紛紛詢問原因。看了網上一 些解釋的文章,道理都對,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解釋不了為什麼“等於吃砒霜”。
有人乾脆把這句諺語改為晚上吃薑,有損健康。真是有違古人之意了。

為什麼晚上不能吃薑?薑是宣發陽氣的,夜晚人體應該養陰,收斂陽氣,吃薑是適得其反,違背天時。
此時吃薑,有幾大害:
第一、使人興奮,無法安睡。
第二、刺激神經,影響心臟功能。
第三、鬱積內火,耗肺陰,傷腎水。
僅僅如此,還不足以說明晚吃薑的危害堪比砒霜之毒。
最關鍵的原因是:人們一般都在晚上喝酒,這時如果以薑菜下酒,
大害!
薑酒同食,百日爛心。薑酒都是大熱之物,薑借酒力入經絡,
酒借薑性入臟腑。
晚上用薑菜下酒,等於吃慢性毒藥。民間流傳的施工案中,
就有用薑酒百日爛肺來謀害人命的故事。其實,薑酒同食,何止傷肺。日積月累,五臟六腑都會受傷。說到底還是酒害人。與其聞薑生畏,不如戒酒養生。

去皮不去皮
因為喜歡美食,常常讀食譜消遣。但有一點總讓我疑惑。
現在的食譜中,凡是用到薑的,打頭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個字:“薑去皮”。從什麼時候開始,薑皮如此不招人待見,必欲剝之而後快
其實,薑皮絕非可有可無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去皮吃還是帶皮吃,要根據具體情況定的。怎麼定呢?非常簡單。你只要記住 一點就可以了:植物的皮和肉是 一對陰陽。
  薑肉性熱,所以薑皮性涼。薑肉發汗,所以薑皮止汗。
  簡單吧?一旦理解了這個原理,你自然就知道什麼時候去皮吃,什麼時候應該帶皮吃了。
  受了風寒,喝薑湯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
  平時喝生薑紅棗茶驅寒,則不去皮。

  一般做菜用薑,那肯定是帶皮吃 了,以免偏性。

夏天吃薑好嗎?
立夏,開始每天喝薑茶。有人看了疑惑,夏天到了,怎麼還喝這麼熱性的東西?
其實,夏天正是吃薑最好的季節呢。一年四季中,其他三季你不吃薑都沒關係。但是到夏天最好要吃一點。
夏天天熱,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城池,夏天就是城門洞開不設防的時間。各種外邪都會乘機侵入。有的可能當時發病,有的則潛伏下來,到秋冬再發作。
這時候吃點薑,可以保護你安然度夏,還不給秋冬留下病根。
夏天天熱,細菌病毒大量繁殖,很容易病從口入。
薑是天然的抗菌劑。吃了不潔食物拉肚子、嘔吐,嚼塊生薑就管用。
拌涼菜的時候,多放點薑末,消毒殺菌,又開胃,最好。
薑還是解暑的良藥。這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想想夏天吃麻辣火 鍋的感覺就明白了。
天氣悶熱潮濕的時候,辣辣的吃下去,熱得滿頭汗,還連呼痛快。
為什麼呀?因為一出汗,把暑熱都給消掉了。
古代治療中暑暈倒的人,就有一個方法是給他灌點薑汁
對現代人來說,夏天不僅是防暑的問題,更要防寒。
因此夏天吃薑就更加重要了。
這個寒,從兩個方面來。一是風寒。夜裏開空調睡覺,
寒氣侵入毛孔了。早晨要趕快喝點薑茶補救一下。
二是內傷寒。現在有冰箱,夏天好多人大量喝冰凍飲料。
可是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表面,內裏是一座空城。冰凍的東西吃下去,五臟六腑都會受害。常吃點薑,暖暖胃,不讓寒氣積累起來害人,是非常必要的。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是古人經驗的總結,
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
夏天妙用薑,的確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呢。


繼續閱讀…

煮綠竹筍小秘方

     煮綠竹筍小秘方
 
 
        資深筍農周良銓,是木柵地區的甜筍王,他教大家如何選出最新鮮的綠竹筍。

很多主婦總覺得,餐廳師傅煮的綠竹筍,就是比自己煮的好吃,其實,江湖一點訣,不是餐廳師傅厲害,而是有小秘方。

品味鮮筍,最怕吃到苦味,咬生。煮得過熟的筍,不夠甜脆,也吃不過癮。兄弟飯店主廚呂學鎮特別提供一道煮筍竅門,就是在煮筍的水裡加一點生米,或是把洗米水倒一點進去,「煮出來的筍就是甜的!」呂師傅說,早期煮筍會添加米糠,因為米糠或生米上有一層酵素,會去掉筍的苦味,同時帶出它的甜味來,很多台菜餐廳的沙拉筍,都是這樣煮綠竹筍。煮筍的火候也要注意,一支 10 -12兩的綠竹筍,約煮水 40分鐘,煮熟之後,馬上泡入冷水中冰鎮,口感才會爽脆。
春天酒店主廚林健龍,則提供忙碌的職業婦女,
另外一套快速烹筍之道,他表示,可以善用電鍋「蒸筍」。直接將綠竹筍連殼放入電鍋。4-5支筍,外鍋約放兩杯水,用蒸的方法,就不怕煮過頭,筍汁流失,再自然風乾,放涼。
 

繼續閱讀…

烏鴉的智慧

繼續閱讀…

大掃除 聰明用對無毒清潔劑

            大掃除 聰明用對無毒清潔劑
     一月一日起禁用壬基酚清潔劑,你家的清潔劑用對了嗎?
生活充斥各式清潔劑,洗衣粉、洗碗精、漂白劑、強力除污噴霧……,再再測試我們的呼吸道、皮膚,也考驗環境接受化學污染的容忍度。
早有研究證實,壬基酚等環境荷爾蒙是造成雄魚雌性化的元兇,更可能危害人體,因此環保署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禁止製造含壬基酚、壬基酚聚乙氧基醇兩種物質的家用清潔劑。
愈來愈多人覺醒,轉而尋求訴求「天然」、「環保」的清潔產品,滿心期待認為自己終於為地球盡了一份心意。
環保清潔劑的迷思
環保清潔劑是使用生物分解度高的界面活性劑,不添加磷、螢光劑、含氯漂白劑、甲醛及其他有害環境的化學物質的產品;用在廚房衛浴的清潔劑,pH值更必須在5∼9之間,以免強酸強鹼破壞下水道微生物。
但有業者打著環保之名,卻以偏差資訊誤導消費者,例如宣稱「無磷環保」洗衣粉,雖然無磷、卻含螢光劑;標榜「天然環保、植物性」洗碗精,仔細看成分表,卻添加香料、界面活性劑、防腐劑等成分,不但比一般清潔劑貴又不環保。
就算使用符合環保標章的清潔劑,用量仍須節制。生活工程環境規劃顧問林惠民觀察市面上的環保清潔劑指出,這些清潔劑含有各種界面活性劑及其他各種添加劑,儘管對人體無害,但排入水中仍可能危害魚類,影響生態。
尤其國內鋪設污水下水道的普及率還不高,清潔劑多隨著廢水流入沒經過污水處理的衛生下水道,直接排放到河川,儘管環保清潔劑使用生物可分解的界面活性劑,但可能因為分解處理時間不夠長,在毒性還沒完全去除時,廢水就已經入海,影響環境,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提醒。
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委員會委員陳修玲更指出,環保標章的規範以負面表列,因此除了明文規定不准使用的成分外,有些業者可能鑽漏洞,不斷添加其他雖然沒禁止、但仍然危害地球的成分。
環保清潔劑也無法避免產生致癌的鹵化有機酸。吳家誠指出,水中無法分解完全的清潔劑,當中的碳氫化合物成分和水結合後,產生鹵化有機酸,排放到河川後、再循著水庫、自來水系統,回到飲用水中,人們喝下含鹵化有機酸的污染水可能致癌。
為了隔絕飲用水中的化學毒素,吳家誠指出,目前已推動立法,希望未來實施供水端加裝淨水器;而在尚未公告執法之前,消費者在家中可加裝RO逆滲透、或以活碳淨水,都可有效過濾鹵化有機酸。
無毒清潔小撇步,清水也能洗淨油膩碗盤
最環保的方法是,使用天然無毒的清潔劑、並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吳家誠家裡只用純椰子油或棕櫚油製成的肥皂,雖然沒有香味、沒有美麗色澤,但用來洗衣洗碗,好沖洗又環保。
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委員會委員陳修玲建議,平時如廁後習慣使用擦手紙的人,可將紙巾留下,或把已經髒污破裂無法回收的舊衣服剪成明信片大小,用來擦拭油膩碗盤,之後只要用清水就能洗淨碗盤。
她也建議民眾可到手工藝品店購買最便宜的毛線,也就是聚脂纖維(壓克力線),編織成洗碗布,對付茶垢、咖啡垢、油污都有效,一擦就清潔溜溜。
陳修玲並推薦小蘇打、檸檬酸、醋、肥皂等好用的天然清潔劑,針對不同清潔特性做搭配。
小蘇打
◎原理:弱鹼性,適用於油垢等酸性污垢。兼具中和、消臭、發泡、軟化水等作用。但要買食用小蘇打當清潔劑,避免用可能添加重金屬的工業用小蘇打。
◎聰明用:
(1)水槽、水龍頭、馬桶:用牙刷或刷子沾取小蘇打粉,清洗陶瓷和不鏽鋼類最有效,細縫處可用尖吸管輔助,原本又黑又舊的表面,很快就變得亮晶晶。
(2)地毯:沾了油漬的地毯可撒上小蘇打粉,放置1小時後以吸塵器清潔即可。
(3)梳子:可用一杯水加一小匙小蘇打粉,把梳子浸在水裡半天,殘留在梳子上的諸多髮絲便容易清除。
(4)衣領、袖口:難清理的污垢處可沾濕後撒上小蘇打粉,刷洗乾淨後再放到洗衣機裡清洗。
白醋
◎原理:弱鹼性,適用於油垢等酸性污垢。兼具中和、消臭、發泡、軟化水等作用。但要買食用小蘇打當清潔劑,避免用可能添加重金屬的工業用小蘇打。
◎聰明用:
(1)水槽、水龍頭、馬桶:用牙刷或刷子沾取小蘇打粉,清洗陶瓷和不鏽鋼類最有效,細縫處可用尖吸管輔助,原本又黑又舊的表面,很快就變得亮晶晶。
(2)地毯:沾了油漬的地毯可撒上小蘇打粉,放置1小時後以吸塵器清潔即可。
(3)梳子:可用一杯水加一小匙小蘇打粉,把梳子浸在水裡半天,殘留在梳子上的諸多髮絲便容易清除。
(4)衣領、袖口:難清理的污垢處可沾濕後撒上小蘇打粉,刷洗乾淨後再放到洗衣機裡清洗。檸檬酸或檸檬汁
◎原理:酸性,適合用來去除鹼性污垢。有中和、溶解、洗淨、柔軟污垢等作用。檸檬酸可在藥局或化工行購買。
◎聰明用:
(1)排水管:水槽的排水管常留下許多污垢,可用檸檬酸加水倒入排水管後,加入一大匙小蘇打粉,蓋上排水管的蓋子,酸鹼中和出現泡沫可清潔管內髒污。同樣原理可用來清潔熱水瓶內部。
(2)木質家具:用檸檬皮擦拭,可常保木質家具晶亮如新。
肥皂
◎原理:鹼性,含有界面活性劑的成分,適用於去除油污或灰塵等酸性污垢。
◎聰明用:
(1)廚房瓷磚:用肥皂水噴濕衛生紙或紙巾,貼在充滿油垢的瓷磚上靜置一晚,可吸附髒污。
(2)抽油煙機:噴灑肥皂水後,油污可隨著水滴下來。
哪些清潔劑不能用
1.選「氧系」不選「氯系」清潔劑:
氯系清潔劑的洗淨效果雖然較強,但容易在使用中產生氯酸鈉等化合物,毒性和腐蝕性都強;吸入有毒氯氣也會破壞人體呼吸道黏膜組織。購買時可看產品標識,氯系清潔劑有時標示次氯酸鈉(NaOCl)或含氯;氧系會標示過氧化物(H2O2)或過氧化系列。
2.不選多功能清潔劑:
宣稱一種清潔劑就能洗遍金屬、木頭、地板、衣服等產品不要用,因為這類產品通常是強鹼物質,對人體和生態都不好。
3.宣稱抗菌、殺菌的不用:
師大化學系吳家誠教授指出,界面活性劑本來就有清潔、殺菌效果,不必另外添加抗菌成分,且這類產品通常添加三氯沙(triclosan)或烷基酚(易造成壬基酚等環境荷爾蒙)成分,易破壞生態。
儘管環保署公告今年起禁止製造含壬基酚、壬基酚聚乙氧基醇的家用清潔劑,但民眾購買市售清潔用品時仍須注意,2008年以前生產的清潔劑仍可能含有壬基酚等有毒物質,應小心選用。
4.黃豆粉、茶粉洗碗要當心:
用黃豆粉、茶粉、無患子等天然成分洗碗被重視環保的民眾廣為採用,但黃豆粉、茶粉等產品不但容易沉積在水管,造成堵塞,這類有機物 排放到水裡也會造成河川優氧化,因此最好裝在臉盆內洗滌,不要直接倒掉,蒐集廢水可用來澆花;也可以靜置廢水,等有機物沉澱後,撈起丟到垃圾桶。
繼續閱讀…

選擇清潔劑一定要注意的事項

            選擇清潔劑一定要注意的事項
decoration

繼續閱讀…

非常重要--關於隔夜菜*

            非常重要--關於隔夜菜*
不要打包了      點菜不要多      可以再追加就好!!
關於隔夜菜,特別想給老年朋友們看看。
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夏季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是也超標? 近日,記者就此問題,專門赴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測了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之所以只測亞硝酸鹽含量,是因為隔夜菜中的細菌可以用加熱的方式殺死,而亞硝酸鹽卻是加熱去不掉的。
【炒四個菜看問題有多大】
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人員請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餐廳廚師長石瑞得知我們是用來做亞硝酸鹽實驗的,特地選用了最新鮮的食材。4個菜燒好後,石廚師長親自打包,分別裝進4個保鮮盒。石廚師長說,剩菜時間放久了,營養成分會流失,還容易滋生細菌。腸胃不好的人吃了很容易拉肚子,這種情況平時碰到很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建議顧客,打包的菜要在2個小時內吃完。不過對於剩菜放久了亞硝酸鹽是否會超標,石廚師長說,倒還真不清楚。
【肉類亞硝酸鹽比蔬菜高】
為了讓大家對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有個更客觀的瞭解,實驗人員特地將4個菜分成了4份,分別裝入一次性降解餐盒(註:是大陸用語, 意指只使用一次後即丟棄不用也),包上保鮮膜後,分別貼上半小時、6小時、18小時、24小時的標籤。然後,將這些樣本都放進實驗室冰箱,在4℃下冷藏,這個溫度也是普通家用冰箱設置的溫度。
實驗人員先把菜肴研磨成漿狀,稱取1g(注:g克)樣品置於錐形瓶中,加蒸餾水稀釋。暗處靜置15分鐘,由快速檢測儀直接讀取亞硝酸鹽含量。為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每個樣品都測試3次,最後取平均值。 出鍋後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即蔬菜類4mg/kg、肉類3mg/kg(注:mg毫克,kg公斤)。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肴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紅燒肉亞硝酸鹽率先超標】
6小時後,差不多為中飯到晚飯的時間間隔。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籤的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後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後,這些菜肴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肴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達4.2558mg/kg,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冰箱放18個小時全超標】
18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籤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菜肴放冰箱24小時吃不得(隔夜菜冰箱裡放2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全部嚴重超標)。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後,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一批貼有“24小時”標籤的4個菜肴,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其中炒青菜超標34%,韭菜炒蛋超標41%,紅燒肉超標84%,紅燒鯽魚超標141%。實驗人員說,出鍋後24小時,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厲害,是因為紅燒的菜肴,所用的調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且葷菜蛋白質含量高,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常溫下亞硝酸鹽含量上升快】
為瞭解冰箱冷藏與常溫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實驗人員還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在常溫下放置了4小時然後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
結果顯示亞硝酸鹽含量的三次測試平均值為8.9483mg/kg,超過國家限量標準一倍以上,比在冰箱中放了24小時超標得還要多。
【蔬菜越不新鮮 亞硝酸鹽含量越高】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沈建福副教授介紹,以前他們實驗室做過生的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結果發現蔬菜中都含有亞硝酸鹽,但沒有超過國家標準。總的趨勢是,越不新鮮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而那些爛了的蔬菜,亞硝酸鹽超標比較明顯。
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亞硝酸鹽,是因為蔬菜生長過程中要施氮肥,硝酸鹽就是從氮肥中來的。硝酸鹽沒有毒性,但空氣中的微生物會進入到剩菜中,而常溫下微生物更加活躍,會產生一種還原酶,這種酶可以讓菜肴中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沈老師說,從生的蔬菜含亞硝酸鹽的情況看,熟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只多不少。“理論上,剩菜放的時間越長,微生物的活動越厲害,亞硝酸鹽含量也就越高。而且不同的菜,亞硝酸鹽含量也是不同的。”
【據都市快報:攝入3克亞硝酸鹽即可中毒致人死亡】
亞硝酸鹽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重則死亡。
長期食用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成人攝入0.2至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看後請轉發,提醒更多的人。     
簡單說,今後按需做菜,切勿剩菜。

    James  Tseng 
繼續閱讀…

美國醫生的臨終選擇

             美國醫生的臨終選擇
面對癌症,大多數患者走著這樣一條路:
先手術,花掉數萬元;然後化療,花掉數十萬元;不行再放療,再花掉數十萬元;接著轉戰中醫治療,花掉數萬元,最終人財兩空。
親人離去後,很多人發現,我們對癌症並不瞭解,對治療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沒來得及讓逝者享受最後的親情。
美國是癌症治療水平最高的國家,當美國醫生自己面對癌症侵襲、生命臨終時,他們又是如何面對和選擇的呢?
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醫師,同時也是我的導師––查理,被發現胃部有個腫塊。
經手術探查證實是胰腺癌。
負責查理手術的主刀醫生是國內同行中的佼佼者,並且他正巧發明了一種針對此類胰腺癌的手術流程,可以將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3倍––從 5% 提高至 15%。
查理卻絲毫不為之所動。
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再沒邁進醫院一步。
他將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與家人相處,非常快樂。
幾個月後,他在家中去世。
沒有接受過化療、放療或手術。
他的保險商因此省了一大筆錢。
有些醫生重病後專門在脖子上掛著“不要搶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時不要被搶救,甚至還見過有人把這句話紋在了身上––人們通常很少會想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醫生也是人,也會面臨絕症、死亡。
但醫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
和盡可能接受各種治療相反,醫生們幾乎不選擇被治療。
因為他們知道病情將會如何演變、有哪些治療方案可選,儘管他們通常有接受任何治療的機會及能力,但他們選擇“不”。
“不”的意思,並不是說醫生們放棄生命。 他們也想活著。 但對現代醫學的深刻瞭解,使得他們很清楚醫學的局限性。
職業使然,他們也很明白人們最怕在痛苦和孤獨中死去。
他們會和家人探討這個問題,以確定當那一天真正來到時,他們不會被施予搶救措施––心肺復蘇術和隨之而來的肋骨斷裂(即使正確的心肺復甦術也可能會致肋骨斷裂)。幾乎所有的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都目睹過“無效治療”。
請注意所謂的無效治療,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採用一切最先進的技術來延續其生命。
病人氣管將被切開,插上導管,連接到機器上,並被不停地灌藥。
這種情景每天都在 ICU(重症監護病房)上演,治療費可達到 1萬美元/天。
這種折磨,是我們連在懲罰恐怖分子時都不會採取的手段。
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醫生同事跟我說過:“答應我,如果有一天我也變成這樣,請你殺了我。”
甚至有些同道專門在脖子上掛著“不要搶救”的小牌來避免這樣的結局。
我甚至還見過有人把這幾個字紋在了身上。
有時家屬所謂的 “一切措施” 的意思只是採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醫生們會盡力做“所有能做的事”,無論它合理與否––為什麼醫生們在病人身上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療,卻不願意將其施予自身?
答案很複雜,或者也可以說很簡單,用三個詞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醫生、體制。
先來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
假設病人甲失去意識後被送進了急診室:通常情況下,在面對這類突發事件時,病人甲的家屬們會面對一大堆突如其來的選擇,變得無所適從。
當醫生詢問“是否同意採取一切可行的搶救措施”時,家屬們往往會立馬說:“是”。
請注意!
於是噩夢開始了。
多數家屬所謂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採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問題在於,他們有時可能並不瞭解什麼是“合理”;因為醫生在搶救時,他們會盡力做“所有能做的事”,不保證所有能做的事都“合理”!。
不難看出,知識的不足、家屬錯誤的期待是導致糟糕、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
當然病人只是原因之一。
少數醫生用“有治療,就有進賬”的思路去做他們能做的事,更多醫生只是單純出於害怕被訴訟,而不得不進行各項治療––問題在於,即使醫生本人並不想進行“無效治療”,卻因為有制度和法律在約束,他也必須得找到一種能無愧於病人和家屬的方法。
假設一下:
急診室裡面露悲痛,甚或歇斯底里的家屬們––他們並不懂醫學。
在這種時候,想要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信心是非常微妙且難以把握的。
如果醫生建議不採取積極的治療,那家屬們很有可能會認為他是出於省事、省時間、省錢等原因,才提出的這個建議。
有些醫生能說善道,有些醫生堅定不屈,但無論如何,他們面對的壓力都一樣大。
當需要處理涉及“臨終治療選擇”一類的事宜時,我會儘早把自己認為合理的方案––列出(任何情況下均是如此)。
一旦病人或家屬提出不合理要求,我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該要求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後果––解釋清楚。
但在很多時候,醫、患雙方都只不過是這個推廣“過度醫療”的龐大系統中的受害者而已。
在一些不幸的例子中,少數醫生用“有治療,就有進賬”的思路去做他們能做的事,為了錢而不擇手段。
而再更多的醫生們只是單純出於害怕被訴訟,而不得不進行各項治療。
醫生們仍舊不對自己過度治療感到茫然。
就是因為有個研究發現,生活在臨終護理所〈所謂安寧病房〉的瀕臨死亡病人,比患有同樣疾病但積極尋求治療的病人活得更久––所以醫生們仍舊不對自己過度治療引以為咎。
因為這種治療的結局他們見得太多。
幾乎所有人都能待在家裡就算是伴隨著疼痛,也可以得到更好地緩解中寧靜地離去。
臨終關懷和過度醫療相比,更注重為病人提供舒適和尊嚴感,讓他們能安然度過最後的日子。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生了一場病,事後查出是肺癌,並已擴散至腦部。
我帶著他去了各種專家門診,最後明白了:像他這種情況,如果採用積極治療的話,需要每週 3–5 次去醫院化療,而即使這樣他也最多只能活 4 個月,算是積極尋求快捷死亡。
最終,表哥決定拒絕任何治療,僅僅服用防止腦水腫的藥物,回家休養。
我們在之後的 8 個月裡度了一段快樂時光,做了許多小時候愛做的事。
最後他昏睡了三天,安靜地走了。
表哥不是醫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質量,而非生命的長度。
假如死亡也有一種藝術形式,那它應該是:有尊嚴地死去。
至於我,已經清楚地向我的醫生說明了我的意願。
當死亡最終來臨的時候,我可以不被奮力搶救,而是安詳地斷氣,就像我的醫生導師查理,我的表哥一樣。
美國南加州大學家庭醫學科副教授 Ken Murray 文

繼續閱讀…

達摩祖師傳精華篇 了凡家庭四訓

繼續閱讀…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血管的壽命就是你的壽命

血管的壽命就是你的壽命
  
 
人過30養血管,心血管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心肌梗死、腦出血、腦血栓這些主要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近些年對於中青年人來說,越來越不陌生了。
我國著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曾花10年時間在70萬人中做了一項調查,發現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10年間,在35歲男女中,發病率分別增加了136%和220%。而臨床中,每周至少會有2345歲以下的人,因心梗或腦卒中急性發作住進該院的重癥監護室,最年輕的冠心病猝死者僅33歲。衛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專家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首任心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徐成斌講述,臨床上甚至還有20多歲的猝死患者。
 
很多人以為,只有到老了的時候,才用為我們的血管操心。殊不知,血管斑塊變大,從30歲以後就加速了,再加上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越來越少,不知不覺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損壞。
 
美國調查表明,35歲至50歲的死亡男性中,47%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所導致的;在韓國,30歲以上國民中,1/3都屬於“心腦血管疾病危險群”。因此,過了三十歲以後,我們就應該像愛護容貌與肌膚一樣,學會呵護、關愛我們的血管。
你的血管幾歲了?
35歲的李某是培訓公司總裁有著令人羨慕的事業和薪酬,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常常要在各地奔波,熬夜工作成了家常便飯,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煙來提神,平時還免不了參加各種飯局,吃飯睡覺都沒個準點。由於年輕,再加上每年公司例行體檢都沒查出問題,所以平時偶爾有些胸悶、乏力,他也沒當回事。最近天氣突然轉涼,有天早上起床時,他忽然覺得胸口劇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到醫院後被診斷為急性心梗,幸虧搶救及時,李某才逃過了一次生死大劫。
  
 
“現在很多中青年人像李總一樣,雖然表面看起來依然精力充沛,連感冒都少得,其實身體里的血管已經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彈性,其中最常見的後果就是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專家指出,每天出診時要做很多血管檢查。人體每6.5平方厘米的皮膚上就分布著長約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讓人看著特別舒服:動脈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彈性好,輸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強。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讓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銹,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因缺血而引起心、腦血管病。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曾指出,現代人生活條件好,肥胖成了通病,可你想過沒有,即使兒童期輕微肥胖,血管中積累的脂肪也足以讓你在一二十年後,也就是30歲左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國外有一個“血管年齡自測題”,在情緒壓抑,過於較真,嗜吃方便面及餅幹、點心,偏食肉類食品,不願運動,每天吸煙支數乘以年齡超過400,爬樓梯時胸痛,手腳發涼,有麻木感,忘性大,經常丟三落四,血壓升高,膽固醇或血糖升高,直系親屬中有人死於冠心病或中風等12項中,如果你符合其中14項,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尚屬年輕;符合57項,提示血管年齡超過生理年齡10歲以上;符合812項,說明你的血管年齡將比生理年齡大20歲以上。後兩種情況的出現,提示你患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的可能性較大,到了該調整生活方式的時候了。
 
   
血管“天敵”黑名單 
與心臟等其他器官一樣,血管也有不少“天敵”,以下幾個應並列黑名單榜首:
  
餐餐大魚大肉,血管容易堵。
三四十歲的人常在外面應酬,餐館里的菜多用“高油、高鹽、高糖”和“濃油赤醬”炮制出來,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晝夜顛倒,打亂血管生物鐘。
三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單位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成為“熬夜族”。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淩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熬夜時,不止你自己,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長期“黑白顛倒”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一倍。
  
一天兩包煙,血管易“中毒”。
“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哪怕你身體再好,一天兩包煙,也肯定會給血管留毒,讓它一天天脆弱下去。”美國科學家50多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吸煙20支以上,冠心病風險會增加23倍。還有研究發現,熬夜時吸煙,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運動少,血管垃圾多。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視。複旦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符偉國教授介紹,如果腦血管有問題,出現心臟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問題,這幾率就會變成4倍。正常人皮膚上每平方毫米約有600根毛細血管,平時只開放100200根,多運動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並且隨時可能被引爆。
  
高血壓、糖尿病拖累心腦血管。
沒有癥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的導火索。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壞心情傷血管。
瑞士專家最近證實,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
註:
1、血管的壽命決定人的壽命,因為血管是不能換,不能移植的,一次生成,終生使用!
2、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人們往往不易被掌握和發現,更不好預防!
3、平時多清清血管,做血管的保養尤其重要!




--

James Tseng
繼續閱讀…

熬夜玩通宵 穴道按摩趕走熊貓眼(但不是這樣就可以熬夜玩通宵,正常睡眠才是最重要…james)

熬夜玩通宵 穴道按摩趕走熊貓眼(但不是這樣就可以熬夜玩通宵,正常睡眠才是最重要…james)

圖1:合谷穴

圖2:足三里穴

圖3:曲池穴

圖4:按壓局部穴位
 
許多人熬夜玩通宵導致睡眠不足,用眼時間是平常的2到3倍,不少人過完年後,臉上掛了兩個浮腫的黑眼圈、皮膚暗沉、眼睛旁細紋明顯,讓開春的元氣指數大打折扣。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水腫與脾有關,脾是運化所有身體水分的重要器官,若運作不好,身體便容易積水,包括眼睛四周。若是身體較虛寒,脾的陽氣就會不夠,因而導致水分運化較差,可能會在睡醒時發現眼睛是浮腫的。
 
眼睛浮腫也與季節有關,春、秋兩季較易產生這樣的現象,眼睛附近的脾胃經是控制下眼瞼,膽經則控制上眼瞼,膽經屬木,春天也屬木,所以春天較易產生浮腫現象。臉上所有的水分排除是靠淋巴管吸收至淋巴結,若淋巴結阻塞,也可能造成局部水腫,建議可針對眼睛四周的穴位做調養。
 
◎要消除眼睛浮腫,可嘗試按壓手部的合谷穴(圖1),所謂「面口合谷收」,所有頭面部問題都可以用合谷穴來處理。足三里穴(圖2)則具有緩解水腫、健脾養胃、補益氣血等功效,但若是身體有些風熱水腫,可按壓曲池穴(圖3),減緩發炎反應。曲池穴又稱「美容穴」,凡是身體的發炎現象如青春痘等,都可以幫忙解決。
 
◎針對眼睛四周局部穴位進行按壓(圖4),上眼瞼部分,由攢竹至魚腰、絲竹空、推向太陽,再推至上關穴;下眼瞼則是由承泣穴至太陽再到上關穴,上下各推5至10次,就可以減緩腫脹感。
 
常有水腫問題,睡前要記得少喝水;建議少吃瓜類和冰涼的食物,若一定要吃,則儘量在中午以前吃,晚上就不要再碰這些冰涼的食物,以免使脾胃變弱,水分代謝因此變差,容易造成水分堆積。
繼續閱讀…

五大食物讓你跟 “熊貓眼” 說 Byebye

 
五大食物讓你跟 “熊貓眼” 說 Byebye
1.雞蛋(優質蛋白質緩解黑眼圈)

2.芝麻(富含對眼球和眼肌具有滋養作用的維生素E)

3.胡蘿蔔(維生素A維持上皮組織正常機能,改善黑眼圈)

4.海帶(富含鐵質,增強血紅蛋白輸送氧分和營養成分的能力)

5.綠茶(多酚抑制黑眼圈)
 James  Tseng 
繼續閱讀…

哈薩克斯坦的臨終關懷醫院

哈薩克斯坦的臨終關懷醫院
沒有說明這裡的醫療費用如何來源
但無論如何感覺是溫馨的臨終行程
哈薩克斯坦的臨終關懷醫院

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規律。

而對於身患絕症或瀕臨死亡的病人、無依無靠的流浪者,如何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減輕痛苦,安度餘生,這是醫學界乃至全社會面臨的新課題。

於上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醫療服務——臨終關懷,成為保護生命的重大舉措。
繼續閱讀…

玻璃球

            玻璃球
※ 1,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我們可以傷心,但不能死心。

※ 2,永遠不是一種距離,而是一種決定。葉落的時候,明白歡聚;花謝的瞬間,明白青春。

※ 3,夢想從來不是手裡的鑽石,而是放到天上的風箏。

※ 4,有一種緣,放手後成為風景;有一顆心,堅持中才顯真誠。

※ 5,只有拼來的美麗,沒有等來的輝煌。

※ 6,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任何時候都要留餘地,不要把話說得太絕對,得理也要饒人。

※ 7,永遠不去傷害別人,不要把別人逼上絕路,那是給自己留條後路。

※ 8,人的優雅關鍵在於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盡量懷著一顆善良、慷慨的心去過生活。

※ 9,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把簡單的東西想的太複雜,那樣子會很傻又痛苦。所謂笑容,就是笑著去包容。

是啊!相傳幸福是個美麗的玻璃球,跌碎散落在世間的每個角落。《有的人撿到多些,有的人撿到少些。卻沒有人能擁有全部。》

繼續閱讀…

2013震憾世界難忘瞬間

2013震憾世界難忘瞬間http://www.youtube.com/watch?v=oyh6D4Mi58w

高空看世界 千萬別漏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24URiqLreU

攝影 2012國家地理雜誌最佳攝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Z2BFPFQaw

    James  Tseng 
繼續閱讀…

怎麼保存薑

怎麼保存薑
薑的保存,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是我廚房中的重大問題。
買回家,直接扔在陽臺?薑慢慢萎縮。元兇,都是因為水分的流失。
放在保鮮袋存冰箱?幾天之後,薑長綠毛兒。
    保鮮盒存冰箱?一周以後,依然出現上述問題。因為啥?保鮮袋和保鮮盒環境,太濕潤了。最近剛實踐了1個月的新方法,用<錫箔紙>保存法 :
1、保存前,千萬不要清洗薑(絕對不能帶有水分)。將錫箔紙剪成大小合適的尺寸,薑分別包裝,儘量在包裹的時候,將錫箔紙緊貼被保存的食物,錫箔紙很隨形,怎麼弄都可以。
2、包裹好後,放在室內陰涼通風的地方就行了。不需要佔用我們冰箱內的空間。
3、這樣的方法,就算在室外存放薑,也可以保證它,不發芽,不變乾,不發黴,保存至少一個月以上。
4、錫箔紙可以常年反復使用,不存在浪費問題。
    James  Tseng 
繼續閱讀…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1.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

  1. 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一個人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有一份健康和愛、一點點錢和一份工作就夠了!歌壇常青樹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腫瘤後,列出家中所有的東西,一一寫明該送的人。她說自己從不知道家居然有這麼多的東西,也從不知道這些東西最終不屬於自己。幸運的是手術後知道腫瘤是良性的但獲得重生的蔡琴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自己並不需要那麼多身外之物,需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每天都快樂。⋯⋯我們在擁有健康和自由時,總想以各種方法和途徑去謀求物質,總想擁有更多的財富,一旦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視為寶貝的財富,終究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對此,生活的智者早有經典的說法。前幾年,香港藝人鄧萃雯給因逃稅而身陷囹圄的女影星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說:一個人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有一份健康和愛、一點點錢和一份工作就夠了。是的,巨大的財產除非對於公益的事業,對個人終究只是身外之物.美國億萬富翁查理士·范尼以開機場免稅連鎖店起家,日進斗金,但他住的是租的房子,戴的是15美元的手錶,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他認為財富太多對個人和家庭沒有意義,堅持以隱姓埋名的方式,捐助35億美元,用以教育和慈善事業。他以高尚的行為告訴世人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的道理。 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的觀點是智慧,是淡泊。確實如此,再有錢一天也不過吃三頓飯,晚上只睡一張床。淡泊給予人的或許不多,但是人所必須有的東西都給予了;奢華給予人的也許很多,但是人所必須的一切東西卻可能丟掉了。一個對淡泊生活感到痛苦難熬的人,往往會以更大的痛苦和代價重新認識淡泊 仔細想一想,人為財死,難道損害健康、賠上性命也值得?把名利看得太重,拼命鑽營,失去自由難道也值得?有錢能使鬼推磨,用鬼推磨你真敢放心?以健康、生命和自由作為代價,換取一時的榮華富貴,難道你真的認為值得?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以一首《好了歌》 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簡明扼要地詮釋了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你的真諦。老百姓中也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充滿哲理的樸素俗語。當我們徜徉在昔日的皇宮、名居時,滿眼的豪華、珍奇的稀世之寶,都會告訴我們:沒有一樣東西屬於原來的主人。別做物質的奴隸,別去人為財死。一夜好覺,一個好胃口,一份身心的輕鬆,是人生的精華素。快樂就在這些非常簡單、非常普通的事情中誕生。親情和友情是人生的幸福,由之而來的是,愉悅的情緒;工作固然是為了取得維生之資,但也是為了使生活更豐富,對社會有貢獻,使生命有價值。
 
繼續閱讀…

燙傷急救靈藥 - 蛋白

燙傷急救靈藥 - 蛋白
A simple but effective way to treat burns with the help of egg white.  This method is used in the training of firemen.
簡 單有效的處理燙傷治療中要利用“蛋白”這是消防人員培訓中用到的方法
When sustaining a burn, regardless the degree, the first aid is always placing the injured part under running cold water till the heat subsides.  And next spread the egg white over the injury.
遇 到燙傷,不管有多嚴重,第一要務就是將患處浸在流動的冷水中,直到熱感消失為止。接著把蛋 白塗在患處。
Someone burned a large part of her hand with boiling water. Despite the pain she held her hand under running water, then took two eggs, parted the yolk from the egg white and slightly beat the egg white and put her hand in it. Her hand was so badly burned that the egg white dried and formed a white film. Later she heard that the egg is a natural collagen.
有 人遭滾水燙傷大塊手肉,她不顧疼痛,握住受傷的手,置患處在流動的冷水之中。熱感退卻後, 取出兩顆蛋,分開蛋黃,把蛋白略微打散。把患處浸在蛋白中。她的手燙得想當嚴重,連蛋白都 熱亁成一層白的薄膜包住患處。後來她才聽說蛋裏有天然膠原蛋白。
And during the next hour layer upon layer, she administered a white layer on her hand.  That afternoon she didn't feel any more pain and the next day there hardly was a red mark to see. She thought she would have an awful scar but to her astonishment after ten days there was no sign of the burn, the skin had it's normal colour again!
其 後的一個鐘頭,一層又一層的蛋白疊在患處,那個下午她不再覺得患處有疼痛的感覺,隔天患處 只有不太明顯的紅色印記。她原以為會留下可怕的疤痕,沒想到,十天之後,患處沒有一點傷 痕,皮膚也恢復原來的色澤
The burned area had been totally regenerated thanks to the collagen, in reality a placenta full of vitamins.
感 謝膠原蛋白富有的胎盤素和維生素使患處得以完全重生
This advice can be useful for everyone. Please circulate it to our friends and relativ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