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用藥現況-醫生無奈,開藥還得「寫作文」





















愈來愈常發生又被換藥且效果愈差、副作用愈多,病人、醫生都好無奈。該怎樣改革制度,才能踩住剎車,不讓「到國外、到中國大陸才用得到新藥」的崩壞未來出現?

現象篇│藥價問題多,民眾得不到新藥


我先生最近夜咳嚴重,我問他每天吃的降血壓藥物是不是被換成其他廠牌的了,」曾擔任10年衛生部門公職、藥學博士林小姐說,她先生回診問醫生才知道,果然被換藥了。


「最近醫院將全院用藥換了將近三成,我們手中(可治病)的武器愈來愈少,」某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感慨說,醫院管理高層在成本考量下重新採購藥品,醫生專業被放一旁。


「台灣是亞洲藥價的破壞者,」某國際藥廠行銷總監說。


一顆小藥丸,不論對民眾或醫療院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層面,超乎想像。


去年,國人最常使用的前30大用藥中,治療「三高」的藥物超過10項,佔三分之一,癌症用藥也不遑多讓,佔了8項,而這些也跟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心血管、腦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意思是,如果治療得宜,可以預防得到心臟病、中風,避免製造更多經濟與社會負擔。問題是,我們吃的預防用藥,確定是適合自己的好藥嗎?


以心臟內科用藥來說,有心臟病尤其是心房顫動患者,通常會使用抗凝血藥來治療,同時可預防中風,但傳統抗凝血藥Warfarin(華法林)需定期監測血中濃度,隨時調整劑量,劑量過低就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劑量過高容易引發出血,且容易跟食物例如深綠色蔬菜產生交互作用,使用得更小心。


如果是已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抗凝血?抑制劑Pradaxa(商品名普栓達)就沒有這些困擾,但價錢貴很多,一顆57元,一天需2顆,一個月得3420元。而華法林一顆3.69元,一天只要一顆,一個月僅111元。


這兩種藥的治療效果差不多,如果你是病人,當然希望醫生開新藥給你,但如果你是醫生,可能就得經常面臨兩難:開太多新藥,會影響醫院總額預算,對其他藥物或醫材產生排擠,同一家醫院心臟科A醫生如果開很多,可能讓B醫生能使用的額度變少,產生「同儕壓力」,一位心臟科醫生說。


醫生很無奈,開藥還得「寫作文」


更困擾的還有,健保局為了控制藥費支出,通常會嚴格審查醫生用藥,最常被核刪的就是昂貴藥物。一般來說會有三段式審查:抽審、寫申覆、再審查,如果被核刪之後得再寫申覆……


「上一季我光是門診病歷就被抽審30多份,」一位神經內科醫師無奈地說。


申覆單洋洋灑灑一大篇,醫生需詳細解釋為什麼要開這個藥物、病人狀況如何,一位心臟科名醫坦言,只要寫過一次就會覺得很煩,「開個藥還要寫作文,會有壓力,會自動制約自己。」


不難想像,基於來自醫院的「同儕壓力」和「寫作文的壓力」,醫生多半還是開傳統抗凝血藥物,而不是已經通過健保給付的新藥。如果這樣,病人的用藥權益在哪,我們以為只要通過健保給付,就可以使用到好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