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中庸釋義30 第二十八章 愚而好自用

中庸釋義30 第二十八章  愚而好自用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 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 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一、要旨:


本章是述聖子思引例至聖先師孔子的話,承上章之義,以說明為下不悖的道理。第一段說明愚昧的人不可以自作聰明與主張,否則會惹禍上身。第二段指出有德有位,才能替天立法,制禮作樂。第三段引例孔子依從周禮的原由。


二、分解:


【解釋】: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 其身者也。


【註解】:自用:自作聰明。自專:自作主張。反古:復古。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本來是愚笨的人,卻喜歡自作聰明,本來是卑賤不得其位的人,卻偏要自作主張,生活在當今的時代裏,卻偏要回到古時候的社會裏,這樣的人,災難一定會降臨到他身上的。」


  、心得記要:


1、愚而好自用:修辦道者未達到聖人的境界,而自作聰明,自逞其能,皆是愚。至聖先師孔子勉勵身為後學,要素其位而行,尊師重道,低心下氣,承上啟下,認理實修,絕不可犯上自起我見,分門別戶,自作聰明,否則將成千古罪人。


2、賤而好自專|有德無位若未達至於天子,是為賤,賤者是不安份守己,貪心妄想,妄竊權柄以自專,是為叛亂的罪人。修辦道者,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也是賤,所以絕不可以自作主張,妄行胡為,欺下瞞上,自立門戶,稱師作祖。


3、當時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是生在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各國的諸侯,都是自專自用,自作聰明,爭奪權位,導致干戈不息,民不聊生。是故孔老夫子,勉勵世人,生乎今之世,要遵守國法,使政治安定,才能安居樂業。


4、反古之道,指的是堯、舜、禹、湯的時代,天下太平,一道同風。每個人都嚮往古之道,但是居下位者,自用自專,自作聰明,不遵守當今國家的法令,乃屬叛亂集團,則災禍必定降臨其身。


5、以修辦道來說,後學若是自專自用,自作聰明,例如白陽期用青陽、紅陽期的方法修,也是不合時代潮流,是會災及其身的,混元經曰:「坐禪入定古修法,時勢變遷法亦遷,修德修身修功果,依然成道入仙籍」。所以現代的人,修古代坐禪入定的方法,並不適當。


【註解】: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 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註解】:議禮:議定禮法的是非與對錯。制度:制定法度的標準。考文:考訂文字的標準。行同倫:行為合乎同一的標準。


【解釋】:不是有位有德的天子,就不可以議訂禮法的是非對錯,也不可以制定法度使人遵守,更不可以考定另一種文字,而淆亂政教。現在天下統一,車子在同一條軌道上行走(如火車),書採統一的文字,所奉行相同的倫理。雖然有天子的地位,如果沒有聖人的德行,仍然是不敢制禮作樂,雖然有聖人的德行,如果沒有天子的地位,也是不敢制禮作樂的。


  、心得記要:


1、本段是述聖子思,承上段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所提出。進德修業的君子,不可以自作聰明,自作主張,進一步再提出解說。


2、子思認為,一個進德修業者,既然不是天子,就不應該去議論禮法的合不合,不去制定法度,令人遵守,更不可以考訂文字,擾亂政教,真正做到為下不倍的君子。


3、所以議禮、制度、考文此三事,乃是有道的天子,用以規範人心,治世化民的工具,所以不是真命天子,不作此三事。


4、故子思再說明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如果自用自專而作之,就是犯了為下悖上的罪過,天下豈不大亂。


【解釋】: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註解】:說:同悅字,喜歡也。杞:即杞國,周定天下之後,周武王封夏的子孫在杞(在今河南省杞縣)。徵:證明。宋:即宋國,周定天下之後,封殷商的後代在宋(即今河南省商丘縣)。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又說:「我喜歡夏朝的禮法,可是夏朝的後代杞國,所保存下來的典籍文獻,零落不全,不足以做憑證。我曾經研究並學習殷商時代的禮法,雖然有殷朝的後代宋國存在,可惜所保存下來的文獻違規,不能符合現在的應用,我也捨去不用,我又研究周朝的禮法,即是現在所用的,我只好依從周朝周公時代的禮制了。」


  、心得記要:


1、此段子思承上段,無德無位,不敢作禮樂,所以引例至聖先師孔子的話,來做典範。


2、至聖先師孔老夫子,雖然有聖人之德,但是沒有天子之位,所以也不敢自用自專,而制禮作樂。


3、禮法乃是天的顯象,包括禮樂、制度、考文,用以規範人心,教化萬民,必須有德,有位的天子,因時、因人、因地而制其宜,才能頒佈施行。


4、春秋戰國時代,五霸爭雄,社會混亂,不是反古之道可以解決問題的,所以至聖先師孔子,提議按照周禮來實施,是最理想的辦法。故云:「今用之,吾從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