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金剛妙義 智慧燈塔(上)


       金剛妙義    智慧燈塔()



金剛經是佛經中很殊勝的一部經典,對全世界人類的影響甚鉅,很多人讀誦或研究金剛經,而獲得感應,甚而悟道、修證,達到明心見性、了脫生死,超凡入聖者,不計其數。因為金剛經讓我們認識自己的本性,讓本性發揮無上的妙智慧,進而能斷一切法,破一切煩惱,以達上求佛智,下渡眾生,達到覺行圓滿的境界。但是要如何認識自己的的本性呢首先當要訪求明師的點傳,知道本性之所在,然後再體察經文的妙諦,並和本身返觀自照,來契合大道的體用,這樣才能夠洞悉金剛經的妙義,更能明瞭聖佛傳授一貫心法的尊貴與殊勝。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是佛世尊在靈山會上,迦葉之破顏微笑,和須菩提之於祇園,得聞如是住降伏其心的秘法、意義是相同的,這是諸佛菩薩從上以來,默傳吩咐無上心法的印證。今時一貫道應運普傅,傳授明心見性的頓法,讓我們得授佛門一脈相傳的心法,開啟吾人的智慧竅,打破生死伽鎖,會見自家菩薩,得到清靜解脫,這是何等的殊勝與尊貴,以下我們來研究佛世尊的無上心法,以及金剛經的妙智慧。


一、佛陀典故     願聞其詳


        西曆紀元前五六五年四月八日,(即周昭王二十四年,距今二五七五年)中印度加毗羅衛國,國王名淨飯,王后摩耶夫人,是日誕生了一位影響全世界人類的大聖者,釋迦牟尼佛,出生以後周行七步,自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此我乃是指真我佛性),幼命名為悉達多,意為圓滿古祥,一切成就。太子出生以後七日,母后不幸逝世,往生仞利天,由姨母撫養長大,太子七八歲時學習梵文,因為天資聰穎,聞一知十,博通各種學問,文式兼備,十六歲時,與鄰國公主耶輸陀羅完婚,後來生一子,名羅侯羅。因為太子早期遊四城門,觀看世間生、老、病、死的痛苦,故在十九歲時,離開王宮修行,去追求人生的究竟真理,以及如何解脫眾生苦難之道。首先,太子學習各種外道,但都不能得到究竟解脫,便入雪山,苦修六年,日食一麥一麻,導致四肢無力、形容憔悴,便放棄苦行,正好接受牧羊女蘇耶妲的乳靡供養,才恢復體力,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樹下靜坐,誓願若不證正等正覺,誓不起此座。便集中意志,進入甚深禪定,通過群魔考驗,終於在三十五歲十二月初八日,夜賭明星,豁然覺悟一切真理,契入諸法實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至此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廣渡無數無邊眾生,共歸覺路,最後化緣已盡,於西元四百八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在娑羅樹下入滅,世壽八十歲。釋迦牟尼佛,是人天的導師,佛教的教主,留下無數經典,指引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的大覺者。白陽弟子, 應該效法佛陀的自覺覺他精神,積極修辦,德慧雙修,邁向究竟解脫的未來。


二、金剛寶典    說法因由


金剛經的完成,是須菩提向佛世尊,請教大道真理的問答集,釋鉚牟尼佛演說金剛經的地方,是在中印度舍衛城南邊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根據記載,佛世尊證道以後,分五時說教,一是最初開演華嚴經,經二十七日,稱華嚴時;二是說阿含經,歷經十二年,稱阿含時;三是演說維摩經、金光明最勝王經、楞迦經,共八年,稱方等時;四是說大般若經六百卷,共計二十二年,稱般若時;五是在靈鷲山說法華經共八年,稱法華時。以上是佛陀的五時說教,演說金剛經的時期,就是第四時(般若時)的第九會時所說的,當時是在中國周穆王九年的時候,佛世尊親身講經說法時,並無筆錄著作,迨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大迦葉尊者召集僧眾,以為集結遺教,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是第一次集結,金剛經經過阿難的背誦,迨至阿育王時,再用巴利語及梵語記載下來,後來由鳩摩羅什翻譯成漢語,又經過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成三十二分,另加上分別之題目,使經旨經義很明確的表露出來,以上是金剛經這本書的由來。


三、善現啟請    法會因緣


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降世,說法普渡眾生。須菩提又名善現,乃因緣成熟,在祇園所設立的法會上,對大道真理提出疑問,請示佛世尊的問答集,逐成法會的因由。金剛經首章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段章句的大意,是阿難尊者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講堂,跟隨佛陀的弟子有一千二百人,看到世尊到吃飯的時候,持缽到舍衛城乞食再回來的景像,此章的重點,是強調平常心就是道,身為證道的佛陀,依然要化緣、走路、吃飯、洗腳、打坐,跟一般人一樣,都自己來做,是那麼的平凡,所以真理是在日常最平凡之間,這是仙佛的境界。所以最平凡的人道圓滿,即是聖道的完成。接著長老須菩提請問世尊兩件事,一件是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云何應住指本性的地點在那裏)一件是如何能使妄想心降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率性的方法)佛世尊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世尊命令須菩提靠近前來,在諦聽的一剎那,便指點「如是」本性的住處(玄關竅),菩提心便可以常住不退,如果能向如是本性處觀照,妄想心就以降伏不起了。莫怪須菩提向佛世尊曰:「唯然世尊」,也就是心中已經豁然知道本性之所在,佛說這幾句話的剎時,須菩提已經領悟得道了,故須菩提云:「希有。可見受明師點傳本性之所在,是何等尊貴呀


四、大乘正宗    妙行無住


    須菩提承蒙佛世尊指授如是住處的無上法門,接著佛世尊又繼續演說大乘正宗菩薩道的修持法,金剛經大乘正宗分第三曰:「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渡之,如是滅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渡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須菩提得道以後,佛便對須菩提說,所有修持菩薩道的弟子們,應當依靠我所說的「如是」無上法,來降伏妄想心,還要遠離四相,才能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佛把眾生歸納出十種妄想心,雖然滅其業障,度他們超出輪迴,讓眾生齊歸覺路,這是眾生自性自度,非我所度,佛世尊比喻醫生醫治眼疾,讓患者眼睛重見光明,光明是患者自己的,並非醫生給他的,道理也是一樣。金剛經第四分,更強調菩薩行者,要行無住相布施,功德就好像四維上下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量,所以強調不可以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著相布施,包括:貪住他人的稱讚,貪圖供養,貪受五味之享受,圖色身之榮耀與舒適,著住觸慾之享受,以及存有分別計較之心,懷人我之見等,都會擾亂或迷惑清靜的本性,若能修妙行的無住相布施,本性便不會被妄境所動,必定可以恢復清淨本來的性體也。佛世尊把應如是住降伏身心的無上心法傳授給須菩提,又指明要行無住相布施,才能明性復初。佛世尊唯恐世人著相修行,故又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解空第一,已經開悟見性,當佛問修行的人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的法身嗎須菩提回答法身是真空實相無形,所以不能以身相肉眼見,佛又告訴須菩提,你說的法非常正確,不但本性不可以肉眼色身見,凡是世間的一切相,都是虛妄不實在,終歸消滅,若能見諸相不執著其相,而識破此身是四大假合的虛妄假相,便可以看到假相裏面的真法身了。須菩提經過佛世尊的開示,對心性已經有所了悟,就請示佛說:「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減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須菩提已經得到自性三寶,唯恐後人不相信,故有此一問,何謂自性三寶呢「如是」即是靈山或稱菩提自性,即是一貫道所傳的第一寶:「玄關竅;言說即是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的秘言秘語,也是一貫道所傳的第二寶:「口訣;「章句」,即是段落分明,有條有理,有始有終,一氣呵成的一篇文章,正是一貫道所傳的第三寶:「合同子亥訣也。以上須菩提指出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這三件無上秘寶,有很大善根的人,自必信受奉行,但是大多數的眾生,都能夠生實信嗎佛世尊告訴須菩提,這三件甚深微妙佛法,不但現在有,將來也是會有人深信不疑,而且在佛世尊涅槃,二千五百年以後,有很多持守戒律,廣修福田的人,能在此經中得到印證,自能信以為實,這是因為他們累世所積來的福德,他們不執相修行,只是恢復清靜的本來面目而已,所以佛世尊傳授給你們的心法,好像渡河的竹筏,到達彼岸時要將竹筏捨去,何況不是佛法的外道邪說,更應當全部捨去。從這裡的闡說,更印證大道普傳的事實與尊貴,我們要正信不疑,並讚嘆大道真理的尊貴與殊勝。


六、無得無說    依法出生


佛世尊再次慈悲指示修辦道要放棄一切執著,所以再問須菩提兩個問題,一是:「如來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二是:「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智慧很高,馬上回答說:「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褥多羅三藐二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須菩提認為,如來所說的心法,皆是應機而說,只可以心領意會,不能言說,就好像喝水,冷暖自知也,所以佛世尊所說的是非法(雖有卻無),非非法(雖無而卻有),統稱無為法,就是一切的賢聖,也是以這個無為法來自修,只是根基有深淺,開悟有遲速的差別而已。接著佛世尊,自動提出問題來問須菩提:「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佛世尊再問須菩提,現在有人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指金、銀、琉璃、瑪瑙、水晶、珊瑚、珍珠等來行布施的福德多嗎須菩提回答福德當然很多,佛卻說這只是人天的福報,福報本身無自性,真正的福德是「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佛世尊的意思是,如果有人,依照本經中的般若正法,來修持,乃至受持第二分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四句偈,自己開悟見性,再度化眾生,也能夠得道,解脫生死輪迴的煩惱,這種福報,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福報,還要來得大,因為一切諸佛,都是依照此般若正法來修持,始可以往生理天。從此章的闡述,可見渡人求道、修道、成道的功德有多大呀


七、一相無相    莊嚴淨土


         前面佛世尊說過,修行者對於一切佛法,都不可以執著,必須依照無為法來進修,對於未來的果位,也不可以著相,若能破相破到極點,就可以除盡所有的妄念,妄念一旦除盡,自性自然顯露出來,這是佛演說一相非相的意義。佛世尊又向須菩提講解更高深的題目,佛世尊指出佛學分為大乘、中乘,和小乘等,所謂小乘,目的是先求自己的解脫,分為四果羅漢,即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等,如何才能修到四果呢必須能夠斷掉見惑及思惑,見惑有五個,它是: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如推廣之,欲界苦集滅道共有三十二惑,至於色界、無色界則有二十八惑,共計三十七道品,思惑也有五種,就是貪、嗔、痴、慢、疑,這是很多人與生俱來的習性,很難去除,一般修行者是從小乘法修至大乘。佛稱讚須菩提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已經達到內無欲心,外無欲境,無四果之念,須菩提回答他已經心空相滅,沒有得道及得果的念頭,才稱為愛好寂靜的修行者。接著,佛告訴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這段話的重點,是佛世尊告訴須菩提,他蒙燃燈佛之指點本性,只是代為指點,開導性質而已,還是要靠自性自度,自悟自修,以明本來面目,因為自性菩提乃是自家物,本來無得,然因無得,始生大覺悟,大解脫,正是於法實無所得。又一般人執著於佛像,廟宇的莊嚴,這都是塵相的俗見,非法相真正的莊嚴,悟道的人,要應無所住,以息其妄心,才能一心不亂,則本性自然清淨,在肉身裏面,那個形而上的法身自然莊嚴,這樣的法身,才是真正的大身。


八、無為福勝    尊重正教


上章講不生不滅的大身,現在佛再講福報的問題,以有為法來行布施,其福報尚在因果律之內,如箭射虛空,終歸墮落。故佛世尊再問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問所有世界上不管男的女的,用人世間最尊貴的七寶,裝滿了恆河沙數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都來布施給人家,這樣大的福報多不多,須菩提回答,這個人做了這麼多的善事,福報實在太大了。但是還有更大的福德,是為什麼呢是這樣的:「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侷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佛再次的強調,凡是已經明白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得道佛子,能夠真正領悟真理,保持境界,再來教導別人,為他人解說,這種功德,無邊無量也,比用全世界的財寶來行布施的福報還要大,因為這個福報是無為清靜之福,而非是世間上的鴻福。此段一再強調度化眾生的功德,無邊無量也。因此般若正法,有如此殊勝的功德,諸佛菩薩都是得聞此般若正法,而修持成就的。所以末法眾生,欲得聞此般若正法,非常難得,故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云:「復次須菩提,聞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等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這段講金剛經的威力,是說自性的福德,勝過著相的福德且金剛經在傳承並印證般若正法,所以經典所在的地方不管天道、人道、鬼神、阿修羅::等,都要前來禮敬供養又經典是指引眾生明心見性的路徑,此經也是本身真佛所居住之地,因此若復有人能受持讀誦,也就是明道以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將此般若正法,廣渡有緣,使天下有緣的人都能共歸覺路,必能成就最希有的佛果,又十二時中,行住坐臥,不離清靜自性,時時刻刻與佛同在,怎可不尊重正教的普傳呢


九、如法受持    離相寂滅


金剛經從第一分至第十分,都是講解破相顯真,應無所住,一切不染的修持方法,十一、十二分強調般若正法的尊貴,十三份再次演說修道的方法,須菩提乃請示佛世尊受持般若正法的綱領,首先當要有明師的點傳如是住的妙處,再依金剛般若秘法修持,意思是誠心修持,就可以領悟無住無相的道理,可以生金堅剛利,明無不照的妙智慧,以妙智慧到達彼岸。真正的佛法本來是沒有定法,就好像醫師開藥方,依照病人的症狀,開給不同的藥,它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學、形式的,也就是說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羅蜜,智慧到了極點,是沒有智慧的境界,才是真智慧,故云:「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蜜。」佛世尊並舉例不但小如微塵,大如大千世界,就是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都是空的一個假名而已,佛世尊如此循循善誘的解說,無非是要我門破除一切執著,才能見到我們的自性如來,至於修持法,除了戒定慧之外,尚有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定、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都是修行的正法。佛並再次強調,設若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說給他人聽,其功德是無法算數的。須菩提聞經開悟,已經領悟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道理,感動的涕淚悲泣,讚嘆佛說這部金剛經的殊勝,使眾生能夠獲得自性清淨中的全真實相,並再次解說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以後,有人聽聞此經,又受明師點傳般若正怯,能頓悟真空,遠離四相,心中沒有疑心,沒有恐懼心,而且精進不退,當知這種人,根基是很深厚的。佛又引例五百年前當忍辱仙人時,受到哥利王的割截身體,因為修忍辱之行,遠離四相,才得無四相之果,可見修道是要靠慢慢累積,非一朝一夕可成,所以修道的首要功夫,首先要去除嗔心,再遠離四相,才能修忍辱的功夫,以達到外塵不入,內心不染,破除四相,就連空的念頭也沒有,則寂滅現前也。


十、持經功德    能淨業障


上章說明忍辱捨身,以破除我執的真理,再進一步要開悟般若正法,受持本性中的經典,立己達人,則所得法性的功德,不可思議也。蓋眾生自無始劫以來,六道輪迴不息,所造的罪業堆積如山,導致本性的迷昧以及劫數的頻繁,佛世尊指出萬法唯心所造,六塵非有,五蘊本空,如能深入修持般若正法,了悟諸法空相的道理,又依靠老祖師的愿力,則一切虛妄淨盡,一性圓明,所以唯有依照般若正法,誠心修辦,才能淨化諸業障,這是佛世尊給我們的保障,但是本身也要有三分的功行,遇到大懺悔班時,上天才有七分的開赦。金剛經第十五分曰:「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世尊第四次提到持經成就的功德,所以各宗教就是根據佛所說,渡人求道修道,以達超生了死,離苦得樂的功德,是為最大的。因為有大根器的人,已經受明師的指點,深入修持般若正法,又存有利己渡人的心,到處去宏揚般若正法,廣渡有緣,是契合佛世尊渡化眾生的慈悲心,又能符合上天普渡三曹的旨意,故天龍八部、諸天神人都前來護法,這種人,既然成就無邊無量的功德,就足以擔任如來無上菩提正法的傳人。現今大道普傳,有無數的前人、點傳肺、堂主、講師、人才等,正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傳道者,才能把大道普傳至世界萬國九州。金剛經第十六分,再次云:「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這是佛第五次提出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不但可以讓我們明心見性,消除業障,永離六道輪迴之苦,所以說經義甚深,不可推測,可以大開智慧,若能認理實修,放棄所有執著,廣渡有緣,不存渡人的功德及未來果位的高低,只是盡自己本份來做而已,如此功德無量,果報甚深,非筆墨所能盡述也。


註:


一、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二、四正勤:1、為對己生之惡使斷除之;2、為對尚未生之惡勿使生;3、為對為未生之善使生之;4、為對已生之善使生之。


三、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思維如意足。


四、五根: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視覺、聽覺、臭覺、味覺、觸覺,均是合理的依止,不可過份的貪著。


五、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六、七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念覺支。


七、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三十二相:


1、安平相(足心內平滿)        


2、足千幅輪相(足心有幅輪之網紋)


3、手指纖長相。              


4、手足柔軟相。


5、手足鰻網相。              


6、足跟滿圓相。


7、足跌高好相。              


8、?如鹿王相。


9、手過膝相。               


10、馬陰藏相。


11、身縱廣相。                


12、毛孔生青色相。


13、身毛上靡相。              


14、身金光色相。


15、身光面各一丈相。            


16、皮膚細滑相。


17、七處平滿相。              


18、兩腋滿相。


19、身如獅子相。              


20、身端直相。


21、肩平滿相。               


22、四十齒相。


23、齒白齊密相。              


24、齒牙白潔相。


25、頰車如獅子相。              


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27、廣長舌相。              


28、梵音深遠相。


29、眼色如青相。             


30、眠睫如牛王相。


31、眉間白毫相。              


32、頂皮肉髻相。


1 則留言:

  1. 經理慈悲:
             能否將七言律詩的平仄寫出來,供道親學習?
           請示經理,要如何讀經,才能讀出這樣的心得?每一本經都能寫出這麼不同凡響的心得;經理以前或平時一天約讀多久的經典?感謝經理慈悲
                                                                                                                                                    後學  水田敬上
    [版主回覆02/24/2010 14:21:14]水田你好:
    1、詩的作法分為五言、七言絕句與律詩,平仄如下:




    五言第一式:
    平平仄仄平 (韻腳)
    (第一句平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仄仄平平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五言第二式:
    仄仄仄平平 (韻腳)
    (第一句仄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平平平仄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第一句不入韻:由於最後一字是仄聲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只有兩個可能:「仄仄平平  
              仄」和「平平平仄仄」。根據以上三結論,我們就必然得到下面的兩種相應的格式。
     



        五言第三式:
    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平起、仄收)


    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仄仄平平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五言第四式:
    仄仄平平仄
    (第一句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平平平仄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對於七言絕句,我們只要在每句前面加上「平平」或「仄仄」就行了:




    七言第一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平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仄仄平平平仄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七言第二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仄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平平仄仄平平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七言第三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一句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仄仄平平平仄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七言第四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平平仄仄平平仄
    (因為不入韻,又要與上一句相粘)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因為必須押平韻,又要與上一句相對)
                  注意:無論五言或七言,第一、三兩式只有第一句不同;第二、四兩式也只有第一句
                              不同。
    2、讀經沒有訣竅,要專注、用心,朱子曰: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焉,吾心之全體大用無
          不明,萬物之精粗無不到,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矣。
    3、研讀經典善書,不拘時間,要利用時間,有空就讀,自然有所得。
                                                                                 陳經理     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