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金剛經問答集18為甚麼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金剛經問答集18為甚麼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金剛經第八分曰:「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釋迦牟尼佛慈悲的指出,得到般若正法的菩薩們,能夠依照無上般若正法的正路修持,依照本性中的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也就是開悟見性以後,為他人解說般若正法的殊勝與尊貴,使眾生都能夠瞭解修道辦道能夠超生了死,離苦得樂的好處;甚至或以最少的金剛經第二分之:「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四句偈,為他人演說,講明求道、得道、修道、辦道因緣的殊勝,他所得到的福德,比以前所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佈施,所得到的福德,更加多多矣!這是為甚麼呢?因為渡化眾生,共歸覺路的福德,是不可以限量的。蓋執相的布施,是有為之善舉,雖然有極大的福報,但是福報盡時,還會再墮落,所以不執相渡化眾生,其所得到的福德,勝過任何七寶佈施所得到的福德。釋迦牟尼佛又指出,須菩提呀!一切諸佛,以及成就佛道的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法,皆從本性妙智慧中所生,光明的自性,是自家物,本來無失,不從外入,不假外得,明師指點本性,只是開導性質,因指見月,以期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而已。因為般若本性是諸佛之母,本自清靜,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自具足,能生萬法。般若本性並非佛法,所以凡所有形相、言說、文字、敲打唸唱…等諸般有為的佛法,只是修道、悟道上的助緣而已,藉此權名的佛法,以啟發眾生的信心,積極修辦,以期明心見性,超凡入聖。本性乃真空實相,佛法不代表實相,所以說權立的佛法,並不是成就佛道的正法。由以上所述,釋迦牟尼佛強調四句偈的重要,因為這四句偈,正是傳授般若正法的心傳,是渡化眾生離苦得樂,歸根認 的明燈與指南。「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明渡化眾生,共歸覺路,只有依靠般若正法的普傳,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無上心法,才能使眾生開悟見性,見性成佛,認理實修,功德圓滿,以返先天。更強調渡化眾生的功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釋迦牟尼佛的意思,說明諸佛菩薩,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皆是得此般若正法而成就的,一貫道應運普傳,傳承佛陀一脈正法,得到此般若正法的前賢們,得道以後,無不積極立己達人,成道以後成就古佛、帝君、大帝、菩薩、仙君、大仙、元君…者不計其數,證明皆從此經出,真實不虛。「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說明除了四句偈是般若正法以外,其它一切諸法,都是修辦道上的助緣而已,都要捨棄,才是正道。道場上很多道親,修道修到一半,便捨棄正途,而投靠其它教門,這是違背正道,而墮入旁門邪道,自甘墮落,自食惡果,永難超生。因為捨棄般若正法,而步入其它法門,都不是佛法,故雖然付出無數心血修持,欲得無上佛果,誠如緣木求魚,了不可得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