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道故事-18--破廟之爭
有三個和尚在破廟裏相遇。「這廟為什麼荒廢了?」不知是誰提出問題。「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薩不靈。」甲和尚說。「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廟產不修。乙和尚說。「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說。於是甲和尚禮佛唸經,乙和尚勸募重建,丙和尚化緣講經。果然香火漸盛,訪客不絕,恢復了以前的舊觀。「都因為我禮佛誠心,所以菩薩顯靈。」甲和尚說。「都因為我勤加管理,所以廟務周全。」乙和尚說。「都因為我勸世奔走,所以香客眾多。」丙和尚說。三個人日夜爭執不休,廟裏的盛況又逐漸消失。各奔東西的那天,他們總算得到一致的結論:這廟的荒廢,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
【啟示】:
俗語說:「路,是人走出來的。」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六祖壇經曰:「清靜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百千億化身,汝之行也。」可見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路不行不到,飯不吃不飽,鼓不打不響,道不修不成也。古人又說:「吾心信其可行,雖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雖折枝反掌之易,亦是不可成之時。」所以要弘揚大道,渡化眾生,圓滿心性,功願成就,一定要積極付出,用心修辦。俗語說:「成也曹操,敗也曹操。」就像破廟之爭的故事一樣,成功失敗都是和尚。所以團結、和協、付出,是修辦道成功的要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