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心經釋義



心經釋義                                                        智音

法真詮澤萬緣

文妙諦化三千

揚聖理明天性

渡乾坤證佛蓮

壹、前言:
金剛經是佛經的濃縮本,而心經是金剛經的濃縮本,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浩瀚如海的佛法都涵攝在裡面。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遺留的佛經無數,但是所有經典的奧義,都離不開心經的範圍,如果將心經裡面的道理透徹了,一切佛法的真理,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心經不是只用於念誦、僻邪、驅鬼、治病、求財、保平安而已,最主要的目的是續佛慧命,傳佛心法,以心印心,破除一切相,降伏一切煩惱,契入真空,顯露善美德行,印證六祖壇經所云:「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法」真空妙有的真諦,讓人人明心見性,得大自在,大解脫,了脫輪迴,得登彼岸的一部寶典。於今,大道普傳,讀誦心經的眾生,不計其數,雖然心經讀了千萬遍,但是煩惱妄想還是一大堆,無法受用,希望藉著心經的研習,能夠更深入的瞭解心經的精義,將心經的道理,信受奉行於日常尋用間,讓大家都能夠得到心經真理的引導,因而智慧大開,立己達人,覺行圓滿,共同航向清靜光明的彼岸,是最大希望。

貳、出處:釋迦牟尼佛五時說法之第四時之說 法。唐朝玄奘法師到天竺取經,取回親自翻譯的經典。據說玄奘大師在取經的過程中,經歷過很多的危難,就是依靠這部心經所獲得的精神力量,突破重重困難,才能完成偉大神聖的歷史使命。

參、經名解釋:

一、般若:般若是印度語,意思是妙智 慧,或者稱為大智慧。智慧跟聰明不一樣,聰明是世間的知識,智慧是以心說法,使眾生能夠知道本性的止處,從而理解心性,並且加以修心、煉心、明心見性,覺行圓滿的明燈。在智慧上面加一個「妙」字,意味這個智慧非常的希有尊貴與殊勝,並不是世間任何貴重的寶物所能比擬,用此「妙智慧」,參悟如來的心印大法,勤修大道,修己渡人,必能破除煩惱妄想,明心見性,圓滿功德。般若的智慧分為五種:

1、實相般若:修辦道者,參與道場運作,在修辦道的過程中,體悟到道的本體,洞徹世間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明師所傳授的這點自性佛,才是不生不滅的自家菩薩。

2、境界般若:參與道場的運作中,智慧增長,名利看淡,心胸開闊,沒有煩惱妄想,從內心透出法喜,這種境界,謂之境界般若。

3、文字般若:修辦道之中.心性提昇,開通智慧,無形之中,記憶很多文字,幫助修辦能力,助益匪淺,所以文字能夠美化心靈,增長智慧,幫助記憶,容易證道,這即是文字般若。

4、方便般若:修辦道者,以慈悲喜捨的方便法門,廣行三施,應機說法,因病與藥,以方便法,學習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以及太上老君處處開堂,方方闡教,利世益民,謂之方便般若。

5、眷屬般若:修辦道者,如何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行持,然後功德圓滿,大徹大悟而證果成真,所以在般若的前面,有五個眷屬,也是修行的指南針。

6、天道弟子,求道以後,知道本性之所在,自性本自具足,要甚麼就有甚麼,五種般若,缺少甚麼補甚麼,不刻意依五般若的順序修持,這是天道修行殊勝之處。

二、波羅蜜:到達彼岸的意思,眾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苦多樂少,所有稱為苦海。苦海之中,有人為的災難,有天然的災難,有的可以避免,有的不能抗拒,如水火刀兵,旱澇飢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等災害痛苦,所以稱為苦海。到彼岸就是從生死輪迴的苦海此岸,乘著智慧如慈航的舟,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到達不生不滅的彼岸。

三、多:「多」在此處只是在強化的語氣。網路上的註解語叫作「定」,心穩定如泰山,如如不動稱為定。定非指身體姿勢端坐不動的定,而是指心性不動的定。修辦道者,接受明師指點本性之所在,內能格物致知,外能明德親民,不受外物塵緣所紛擾、善惡、得失、混亂、煩惱、妄想、憂愁、悲哀、生死、名利、恩愛....等,都不為所動,即是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栓心猿,鎮意馬,意志堅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達於如如自在,不變不動之定力。

四、心:心經所指的心,不是心臟的心,是指一顆靈明的心,心是一身的主宰,生命的源頭,心的上面是性,下面是意識,人類一切的起心動念都是心的作用,舉凡語言文字、文化知識、科學成果、倫理道德、哲學宗教.....等等。甚而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的功能、思想行為,以及身體各部份系統的感覺,無不是靈明妙心的作用。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只有明心,認識真心,煉心,才能見性成佛。諸位已經受過明師的指點,已經知道真心的源頭,本性的所在,日後起心動念,是否以良心作主,是否合乎天心,順乎眾意,知道真空妙有的道理,才是明心見性,見 性成佛之道。

五、經:經者回天的路徑也,心經是心髓、心法、一切智慧之母,十大般若經的精華,是明心見性的寶筏,是認心、識心、明心、煉性、見性,恢復本性光明,以達無上正等正覺,必經、必行的明路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無上的大智慧,渡化眾生恢復本性的光明,到達清靜,不生不滅,彼岸的心法。

壹、本文解釋:

【經文】:觀自在菩薩:
【註解】:觀者反觀自照本性也,自性在何處?訪明師可知也。自在者,自性離眼晴最近,藏在眼睛戊己土之中,禮囑詞曰:「二目耀迴光,一點真太陽,這是真明路,了結返故鄉」。四書大學篇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宗門雜錄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按正法指吾人之佛性,佛性的正法在眼藏,而眼藏非指右眼或左眼,乃暗指玄關一竅也。觀自在者,迴光返照,認識自性的頓法,因為人的本性不可見,不能以肉眼見,實相無相也,而寄之於二目,故禮囑詞云:「二目耀迴光」,以返觀內省的功夫,才能見自本性,如果能夠見自本性,就是:「佛」、「菩薩」了。菩薩的意思是覺悟一切有情眾生,眾生是指眾緣所生,包括人類、禽獸、鬼神、天仙之類,都是普渡的對象。

【解釋】:觀自在菩薩,不論自利或利人,以迴光返照的功夫,認識自己的自性,悟自性本空,本來清靜,不生不滅,進一步自覺覺他,達到「覺行圓滿」,大自在的菩薩行者。

【心得記要】:

1、觀者返觀自性也。最上乘的頓法,是向內觀照,不可心外求佛,身外求道,所以說:「身外求道路便差,水中月影鏡中花」。

2、觀自在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唐朝以前翻譯為觀世音,唐玄奘譯為「觀自在」。此句指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自利利他,得到大自在,大解脫的觀自在菩薩。

3、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是覺有情,上求佛道,下渡眾生的大聖人。

4、從自己的修養上,得到大自在、大解脫,稱為「觀自在」;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救難為「觀世音」。

5、華嚴經記載,菩薩有十種自在:

a、壽命自在。

b、心自在。

c、色自在。

d、業自在。

e、受生自在。

f、勝解自在。

g、願自在。

h、如意自在。

i、法自在。

j、智自在。

6、觀自在菩薩是指修為極深的菩薩,即菩薩摩訶薩。華嚴經記載,菩薩分為十種境界:

a、歡喜地:捨異生性(眾生性),得聖種性,證二空之理,自利、利他,皆大歡喜。

b、離垢地:成就淨戒,遠離諸犯之垢。

c、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三摩缽底等),發生無邊慧聞思修三慧)。

d、焰慧地:安住最勝菩薩方法,發出智慧,除去煩惱妄想。

e、極難勝地:真智(根本智),與俗智(後得智)二者皆現前,互相圓融,且瞭解二智者非一非異。

f、現前地:觀十二緣起,善能得染淨無分別,現前即此無,分別之最勝般若現前之義。

g、遠行地:住於無相,遠離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此地有「七地沈空」之危險,易落入「木頭空」,此乃渡生與菩提均無功用之偏見。

h、不動地:無漏之無分別智力,不用加行自現前,不為一切煩惱有相助用所動。

i、善慧地:成就四無礙解,遊十方說法無礙之義。

j、法雲地:大法智遮一切惑障,如空中現出大雲,現大法雨之義。

7、觀者,觀空、觀假、觀中也。所以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皆稱為「觀」,故內觀自在,十方圓明,心無罣礙;外觀世音,菩薩心腸,尋聲救苦。

【經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註解】:行:修行、覆行、實踐之義。深:深遠難見, 深不可測也。修行者破我執、法執、不落邊見,契入中道聖諦,是大乘菩薩所獨修,是名:「行深」。般若:自性的妙智慧。般若分為:實相般若、境界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眷屬般若。菩薩行者,修持五般若,斷除無明煩惱,以得究竟涅槃,謂之深般若。波羅蜜:到達彼岸的意思。彼岸是不生不滅,超脫生死苦海,逍遙自在的無極理天。時:指修行修到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履行深般若功夫極深之時也。斯時實相現前,本性圓明,自在無礙,萬緣俱空,人我雙忘之時也。

【解釋】:觀世音菩薩,修行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以極高的智慧,看見世間一切實相,功行到了極點,超越此岸彼岸的分別,證到究竟涅槃的境界。

【心得記要】:

1、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裡面,提出衪修持的第一步功夫。

2、觀世音菩薩的修持要訣,是用無上的 

3、六袓壇經曰:「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唯有用大智慧, 看淡世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這一點靈明的自性,才是自家寶藏。

4、用大智慧從此岸到達彼岸,要用行深的功夫,才能做到。

5、四書大學篇曰:「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矣。」修辦道者,等到盡心盡力付出的時間一久,有一天心竅自然融會貫通,萬事萬物的道理,自然明白,對於事物的精微、粗淺、大綱,沒有一樣事物不知道,到了這種境界,我心的全部體制和最大的作用,沒有不清楚的瞭如指掌,這就是對萬物的格物窮理後所產生的功效,乃真正明理,一切智慧全顯現到極點,「用力之久」,即是行深的功夫也。

6、六袓壇經般若品:「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所以未來世修道者得到六袓惠能大師所傳承下來的真理大道,得受真理大道的人必須是同見同行的人,也就是眾生與諸佛菩薩的心性完全相同,有慈悲、智慧、道德心,才能得聞大道,還要發願受持,依循著願力,努力實踐,行功立德,如事佛故,效法顏回拳拳服膺,如臨深淵,如覆薄冰,一日三省吾身,虔誠侍奉佛袓,不可隨便馬虎,更要信心堅定,始終如一,精進不懈,克服一切魔考,終其一生而不退道,定入聖位,證果成真,是要有始有終,終身而不退的修持,才能到達,這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7、禮囑詞曰:「你今得一指,飄飄在天堂,無有生和死,終日煉神光。」一貫道弟子接受明師一指,超生了死大事已經完畢,只要一方面了業障,一方面渡眾生,終日煉神光,不斷精進,必能步步踏上成佛之道,這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經文】:照見五蘊皆空:

【註解】:照見:照是妙智慧觀照,見是圓明本性的真見。五蘊:蘊是遮蔽吾人本覺的真心,未能使本心顯現。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皆空:究竟沒有實體,皆非實相,故曰皆空。

【解釋】:觀世音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智慧觀照到世間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蘊都是空無不實在的。

【心得記要】:

1、照見五蘊皆空是觀世音菩薩修行的第二關障礙。

2、照是迴光返照的照,即是以自我真心本體智慧光,通過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照見自心無知無明之暗,就是照。

3、五蘊又叫五陰(色、受、想、行、識),蘊就是聚集的意思,例如在家裡、在學校、在社會、在道場、在工作上::等累積了很多的知識、經驗、習性。腦細胞從生到老摺子愈來愈多,所裝不同的內容也愈來愈多,就是「蘊」。 道德經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4、所有眾生都被五蘊所迷,身心被虛妄不實的假景所惑,以致六道輪迴,永不停止,若能識透假象,借假修真,才能去妄歸真,獲得解脫。

5、色蘊:是指有形質、有障礙者都叫做「色」。例如世界上一切的萬物稱為「外色」,吾人自身的四大假合(水、火、風、土)稱為內色。色蘊大約分為三種。

a、可見可對色:如青黃赤白黑等顏色、長短方圓等形色、動作方面的仰伏伸屈等表色,以上都是眼睛可以看到的稱為可見可對色。

b、不可見可對色:例如聲、香、味,它雖然不可以用肉眼看見,但是可以用耳朵、鼻子、舌頭接受,稱為不可見可對色。

c、不可見無可對色:眼根塵、鼻根塵、耳根塵、舌根塵、身根塵、意根塵,以上稱為六根塵,因為不可以用肉眼見,又不可以用耳、鼻、舌接觸,所以稱為不可見無可對色。

6、受蘊:受是領受之義,謂內在的五根(眼耳鼻舌口),對外之五塵(色聲香味觸),而起五識去領受一切境界的意思。領受順境叫作樂受,容易引起貪心;領受逆境叫作苦受,容易引起瞋心;領受不苦樂境叫作中庸受,容易引起痴心。總之眼受色、耳受聲、鼻受香、舌受味、身受觸::等所產生的五種感受,即憂受、喜受、苦受、樂受、捨受。指前五識。 

7、想蘊:相像也,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此處指第六識。

8、行蘊: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常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善惡之心,前滅後生,念念不停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指第七識意根。

9、識蘊:識就是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事物的本體,指第八阿賴耶識。

10、總之,「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受」是接觸塵緣所生的感  覺;「想」是對外境分別的感覺;「行」是造作思慮的作用;「識」是對前四蘊能分別認識。色蘊屬生理,餘四蘊屬心理也,即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識)。

11、依照五蘊的順序是:識、受、想、行、色。有了「識」,心才能領受;有了領受,然後才有「想」;有了想像,然後才有造作「行」; 依所造的善惡,然後才感到「色」身,色蘊是我執的大本,色蘊一破,其餘諸執,皆可迎刃而解。

12、皆空:五蘊都是因緣所生,例如「色」是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是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沒有實體,虛妄不實在的,所以說「皆空」。

13、金剛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圓覺經曰:「四 大分離,今此妄身,當在何處」,大般若經曰:「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 故云:「五蘊皆空」。

【經文】:度一切苦厄:

【註解】:度:救度、拔度、濟度、超度。一切:全部包括在內,指世間所有痛苦災難的事情。苦:身心苦惱。厄:災厄患難。

【釋解】:修持深度的波羅蜜,照見五蘊皆空的道理,能夠解脫人間一切的苦厄。

【心得記要】:

1、度者從煩惱妄想,生死苦厄的此岸,乘著智慧的法舟,到達不生不滅的彼岸。

2、世間有八苦,這八苦是:

a、生苦:在母胎中,如囚牢獄。

b、老苦:力弱形枯,神衰智鈍。

c、病苦:臟腑病痛,坐臥不安。

d、死苦:四大分離,筋骨分散。

e、愛別離苦:眷屬恩愛,生離死別。

f、求不得苦:事不順心,欲得偏失。

g、怨憎會苦:怨家相會,如眼中釘。

h、五蘊熾盛苦:五蘊煩惱,如火熾熱焚燒身心。

3、生老病死四者屬身體之苦;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三者屬心苦;五蘊熾盛屬身心苦。

4、又學生為考試苦,年輕人為前途苦,父母為生活苦,老年人為絕望苦。

5、在佛法中所述說的苦有:二苦:即內苦和外苦,內苦有二種,即一切疾病為身苦,憂愁嫉恨為心苦;外苦也有二種,即盜賊虎狼之害,和風雨寒暑之災。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身心受苦時所生的苦;壞苦是偶現之樂境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諸行無常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壞行二苦,無色界只有行苦。四苦:生老病苦。五苦:生老病死苦(人生必有此四大過程)、愛別離苦(與所愛者別離之苦)、怨憎會苦(常與憎惡者會合之苦)、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五陰盛苦(吾人五陰合成的身體受熾盛的痛苦)。八苦:第三條所述之苦。十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苦、憂苦、病惱苦、生死流轉苦。

6、禮囑詞曰:「你今受一指,跳出苦海淵,飛身來上岸,即得登雲船」,天道弟子,在接受彌勒袓師石破天驚點玄的剎那,會見自家菩薩,超生了死大事已經完畢,以後只要積極行功立德,即可度一切苦厄,超凡入聖。

7、參與道場運作,即是靈性的大掃除,一切苦厄災難自然遠離,從內心透出喜悅,即可度一切苦厄。

8、履行十條大愿,可以度一切苦厄,這十條大愿是:誠心保守,實心懺悔(實心修煉)、如有虛心假意、退縮不前、欺師滅袓、藐視前人、不遵佛規、洩漏天機、匿道不現、不量力而為者(不誠心修煉者)。以上十條大愿,若能信受奉行,就能圓滿道果,離苦得樂。

9、持用三寶心法,三毒消滅,四相皆空,身心意業皆清靜,可以躲災避難,圓滿心性,遠離人世間一切苦厄。

【經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註解】:舍利子: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即舍利弗也。「弗」是梵語,譯為子,「舍利」也是梵語,譯為印度的鳥類鶖鷺,鶖鷺的眼睛很銳利明亮,舍利弗的母親自從懷有舍利弗以後,突然變的聰明,眼睛猶如鶖鷺一般的銳利,出世以後取名「舍利子」。「舍利子」也可以比喻為自性。色:指身與宇宙間一切形形色色的萬物。不異:各異。空:究竟沒有實體,分二種解釋:一、物質方面:例如軀殼是水火風土四大假合而成,四大分散,當體即空。二、精神方面:六根塵(眼耳鼻舌身意)、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虛妄不實在,故曰空。色不異空:色雖然分明顯現,但是可以分明顯現萬有,故云空不異色。色即是空:一切形色皆因緣而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終歸空無,故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空可以產生妙有,所以說空即是色。

【解釋】:南海觀世音菩薩向舍利弗尊者傳授智慧到彼岸的心法曰:「舍利弗!世間一切萬物都是緣生緣滅的假相,都是沒有實性的空相」,但是空相仍是一切實相的根源。空相可以幻化出宇宙的一切色相,所謂真空妙有也。當我們體悟到真空的本性時,必能顯現本性妙有的善美行為。人生中一切的思想、行為、意識、感覺,也都是空相不實在的。

【心得記要】:

1、舍利弗有幾種解釋,一是鳥名;二是佛的身骨。

2、佛、菩薩、羅漢、高僧圓寂火化以後,每凝結舍利,其形狀如珠,或如花,白色為骨舍利,赤

色為血肉舍利,黑色為髮舍利,也有五彩舍利,此是生前修持戒、定、慧,累積無邊無量功德而得的堅固子,如是佛舍利,堅固無比,世間無物能損,菩薩以下的舍利,其堅度相應減少。三指佛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

3、舍利子,在此指觀世音菩薩向舍利弗說以大智慧登彼岸的心法。

4、色不異空:世間上形形色色的萬物,顯現的時候,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損壞隱藏的時候,看不見,摸不著,所以世間一切色都是空無的。

5、例如水可以轉換為看得見的雨、雪、霜、霧、冰、露::等,也可以變換成看不見的水蒸氣。

6、道德經四十章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大意是說萬物生生滅滅反覆的運轉著,最後還是歸於柔弱與寧靜,天下萬物皆從「有」「太極」之中而生,可是這個「有」(太極)還是從「無」(無極)之中生化而來。即是色不異空。

7、我們的思想、行為、意識、感覺和一切色相一樣,都是虛妄不實在的,此色不異空。

8、空不異色:但是在真空裡面,又含攝了一切的妙有,即道德經所謂「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理也是一樣。

9、天道弟子接受明師的點傳以後,點傳師在新求道人的臉畫一個圓圈,意思是將眼耳鼻舌身意,回歸於清清靜靜的玄關一 竅,再點一點,就是顯露善美德行,這 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10、色即是空:觀世音菩薩再次強調色不異空,意思就是空即是色, 因為眾生對於世間上色相的執著很深,所以再次強調色不異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11、白陽弟子,參與道場運作,智慧增長,煩惱妄想逐漸剝離,對於世間的酒色財氣,名利恩愛自然遠離,由內心透出喜悅,這是「色即是空」。

12、空即是色: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色即是空」以後,心中已經沒有執著妄想,日後起心動念,都是本性真善美德行的流露,便是空即是色。

13、所以「空」是真空、真理、能源、無極老,空無一物,虛靈一團,在佛法上稱做「實相」,是一切萬有的根源。「色者」,既然知道真空本性以後,一切視聽言動,行住坐臥,由真空的本性直接展現慈悲喜捨,行持十條大愿::等善美行為,就是空即是色。

【經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註解】:色:宇宙間一切的物質、自然現象,統稱為色,又人身的眼耳鼻舌身稱為「內色」,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外色」。受:感受苦樂的感覺。想:感受苦樂以後,反覆的回想。行:因為想,而有取捨的行動。識:清清靜靜的本性,因為受到色受想行識的感染,而成因緣果報之識,因識而流轉六道輪迴,生死流轉,苦無窮盡。亦復如是:除了「色」以外,其它的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空而不實在的。

【解釋】:受、想、行、識這四蘊是從「色蘊」而來的,因為有了「色蘊」,才有感覺、思想、行動、意識。如果色身不存在了,自然受、想、行、識也都不會存在了。

【心得記要】:

1、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也就是受想行識。

2、為甚麼呢?因為在真空中,可以展現出無邊的妙色,例如:慈悲喜捨,六度萬行、轉識成智、圓滿佛智…等等。

3、「色蘊」:是指一切因緣的根源,修道者能夠一心一意的抱道奉行,二六時中不離本性,時時宏道渡人,從內心透出喜悅,可以將五濁惡世化為莊嚴佛土,轉污濁穢身為圓滿報身。

4、「受蘊」:只要立志修辦道,持用三寶,辦道渡人,參與道場運作,內心充滿法喜,禪定喜悅,降伏煩惱妄想,遠離世間一切苦厄,這是轉化苦海為極樂的例證。

5、「想蘊」:師母曰:「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修辦道者,只要宏揚般若正法,參與道場運作,胸懷大中至正,在天人合一的攝受下,一切邪思忘想,如冰塊遇到太陽光一般的溶化掉,想蘊轉化為正法、正念,斯時明心見性,無事不辦也。 

6、「行蘊」:眾生迷於聲、色、貨、利之中,每日犯了殺、盜、淫、妄、酒、貪、嗔、癡、愛之中,造罪無邊,沈淪苦海。若能接受明師一指,奉行十條大愿,持用三寶,宏道渡人,必可轉業行為六度萬行,化貪嗔癡愛為慈悲喜捨。

、「識蘊」是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分別、認識與瞭解,當我們瞭解真理以後,能夠至誠修辦,宏道度人,清口茹素,持用三寶,禮敬仙佛,遵守十條大愿,遠離十惡業,履行六度萬行,將五識(眼、耳、鼻、舌、身)轉化為「成所作智」,將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將第七識(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將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必能從內心透出喜悅,將污濁的色塵,轉化為清靜的理域淨土。

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經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為「色」既然不存在,其它四蘊: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虛妄而不實在的。

【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註解】: 舍利子:南海觀世音菩薩更進一步的重呼舍利子而告之直顯性體的妙諦。是諸法:指前之五蘊,以及後之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六度波羅蜜…等。空相:指五蘊色、受、想、行、識等諸法,皆是緣起緣滅的現象,虛妄而不實在,故曰諸法空相。

【解釋】:南海觀世音菩薩告訴舍利弗尊者曰:「世界上一切萬事萬物諸法皆無自性,是真空實相的,凡是可以看到、聽到的現象,都是因緣集合的假象,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一樣,都是會因為無常而消失,無法永恆存在」。

【心得記要】:

1、觀世音菩薩告訴舍利弗色空不二的妙諦,現今再次述說更深一層諸法性空的道理。

2、諸法者為身外之根、塵,如: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六度波羅蜜…等。

3、諸法本身無自性,為因緣和合所集合之幻相,虛妄不實在的,故曰諸法空相。 

4、諸法空相,世間不可離諸法而別言空相,萬物因緣聚合則現幻妄之相,緣散則歸於真空之本來面目,例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

5、諸法本體,是離言說相、文字相、心緣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落有,不落無,實相無相也。

6、三界萬物的一切,暫時看是有,實質是不存在的,好像在睡夢中萬般皆有,睡醒時萬般皆無一樣,所以諸法的根本是空相。

【經文】: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註解】:不生:本來就不生。不滅:本來就不滅。不垢:不被污染。不淨:雖為善緣所勳,本性未嘗淨。不增:實相本不增加。不減:實相本不減少。

【解釋】:這個實相,以自性來比喻,實相無相的自性是過去不生,未來不滅;性體本來光明無礙,不能污染,也不能潔淨;而本性具有不能增加,不能減少的妙用。

【心得記要】:

1、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南海古佛告訴我們要看清楚真理實相,不要有二見分別,跳出執著的繫縛。

2、患有白內障,近視、遠視、弱視、斜視、色盲、眼翳者,看見萬物的實體是不正確的,因為有幻相幻影。眾生也有「無明」的幻相、執著於萬物的心念,所以不能識透萬物的本體實相。

3、喜歡生存、生長、長生、緣聚之生;厭惡滅亡、毀壞、終止、緣盡色滅…等謂之增減滅相。

4、追求清靜舒適環境、清靜淨土、清靜身心;厭惡身心垢穢、世間污穢、人間惡濁…等。是執垢淨相。

5、追求增加功德、增加福報,增加收入、提高地位、貪圖享受、想做人上人,逃避昏沉墮落、厭惡下賤…等,是增減滅相。

6、例如燈泡接在電源則亮,切斷電源燈光則熄滅,但是電本身沒有光暗;又例如陽光照在污泥上,陽光不隨之污垢,照在清潭,陽光也不隨之澄清,照在海洋,陽光也不隨之增滅,謂之不生不滅、不垢不靜、不增不減。 

7、二見分別是修行者的障礙,所以南海觀世音菩薩指示修行者要破除執著,遠離一切二見分別,直接契入中道聖諦。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註解】:是故:承上啟下之詞。空中:謂真空實相之中。無:沒有的意思。

【解釋】:南海觀世音菩薩說明修行者要破除生滅、垢淨、增減三種執著以後,接著又慈悲的指示要破除五蘊的束縛,因為真空實相之中,沒有色、受、想、行、識五蘊。蓋五蘊有生滅才能建立,宇宙的本質如果沒有生滅,五蘊當然無法存在。

【心得記要】:

1、海觀世音菩薩在前面提過「五蘊皆空」以後,此段再次重覆提出「空中無色受想行識」,最主要的目的是再度提醒我們要破除五蘊,跳出三界,永斷輪迴之苦。

2、五蘊、六根、六塵交織形成三界,我們身處其

    中,好像居住在燃燒的火宅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燒傷或被燒死的可能。法華經曰:「三界猶如火宅」。

3、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指眾生生死往來的世界。三界依眾生的善惡業分別受生。

4、欲界分:一、上之六欲天(四大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二、中之人界。下之地獄。欲界的特色是有食欲與淫欲。

5、色界在欲界之上,包括四禪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以及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和音天、大自在天。色界的特色是已經遠離淫欲和食欲,但是仍然執著於有形的物質,所以有物質、身體、宮殿…等。

6、無色界包括: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無色界裡沒有身體、物質、宮殿,偍是心識執著於空相之中,無法解脫,所以還是住於無色界之中,不能跳出三界外。

7、是故空中無色受想行識,並非叫我們逃避現實,對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不去看、不聽、不想,而是要我們識透世間並非實存,都是幻化的假相,所以不可貪取、執著。

【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註解】: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或內六入,為我們生理上的活動。色聲香味觸法:稱之六塵或外六入,為我們心理上的活動。

【解釋】:真空實相中,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心得記要】:

1、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束縛我們身心的最大障礙,能夠放下六根、六塵,身心才能解脫自在,本性才能光明。 

2、六根六塵合稱十二入,入是涉入的意思,因為根能涉塵,塵能入根,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並且為識之所入。

3、十二入又名十二處,處是依拖的意思,因為識乃依拖六根六塵而生的。近一步言之,六根六塵為識的所生處,六根為所依,六塵為所緣。

4、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也。眼根視神經能視、耳根聽神經能聽、鼻根嗅神經能嗅、舌根味神經能嚐、身根觸神經能觸、意根能思慮。前五根為四大所成,屬物質;後一根為心所依,屬精神心理。

5、六塵又名六境。塵有污染、動搖之意。眼根所對相是色塵(境)如:青黃赤白黑、長短方圓、男女老幼形象…等,耳根所對相是聲塵(境)如宮商角徵羽一切聲音…等;鼻根所對相是香塵(境)如:麝香、檀香、沉香、脂粉、男女身分之香等;舌根所對相是味塵(境)如:酸甘苦辛鹼、以及飲食美味…等;身根所對相是觸塵(境)如:寒勢冷暖輕柔粗細之感受…等。

6、意根所對相是法塵(境)如:對前五根所緣五塵境,分別好醜而起愛惡諸法,或是過去一切事物的幻影…等。

7、頓悟妄念本空,如船過水無痕,回歸性本空寂,故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8、六根、六塵、六識共為十八界,性體本空,諸法亦空,則十八界亦空,不起執著,外無六塵境界,內無六根色身,根塵既無,六識沒了,何來起惑造業,自然不受生死輪迴之苦。

9、明師一指,打破生死枷鎖,迴光返照,會見自家菩薩,破除十八界,跳出苦海淵。

【經文】: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註解】:無眼界:界是六根六塵各有其界限,眼界是十八界的第一界,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泛指沒有十八界。乃至:是文章的省略法,全文應該是無眼界,無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之六根;色根、聲根、香根、味根、觸根、法根之六塵;以及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之六識。

【解釋】:沒有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也沒有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更沒有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心得記要】:

1、南海觀世音菩薩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意思就是說:「沒有十八界」。

2、界就是界限或差別界別的意思,例如土地有地界,國土有國界。根、塵、識各有界限。

3、如眼以色為界,耳以聽為界,鼻以香為界,舌以味為界,身以觸為界,意意法為界;眼不能越色而見,耳不能越聲而聞,鼻不能越香而嗅,舌不能越味而嚐,身不能越觸有覺,意不能越法有知。簡言之,眼睛只能看,其它的聽聞嗅嚐知皆不能產生作用也。

4、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加上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再加上六識界,內六根與外六塵接觸又牽生了六識,便構成了十八界,眾生受此十八界的牽纏,生死流轉,輪迴六道,永不停止。

5、禮囑詞曰:「你今得一指,飄飄在天堂,無有生和死,終日煉神光」。天道弟子在明師一指的剎那,接受彌勒祖師付財大貫頂,已經破除一切現象界的生滅、垢淨、增減、也破除了五蘊、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的束縛,好像脫胎換骨一般,由凡身轉為法身,由肉體變成聖體般的邁向成佛之路。

【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註解】:無:作空字解。無無明:沒有十二因緣,這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盡:作滅字解。

【解釋】:沒有無明等十二因緣,也不須要滅無明等十二因緣;乃至於沒有老死之相,也不須要滅除老死。

【心得記要】:

1、南海觀世音菩薩為闡揚「一佛乘」法門,所以將佛法中修行的大乘、中乘、小乘法一一破除。

2、三乘者聲聞、緣覺、六度萬行也,緣覺乘以修十二因緣為主,是中乘佛法的修持科目,在心經裡面觀世音菩薩認為修緣覺乘是空無的。

3、十二因緣的內容如下:

a、無明:不明真理,忘生一切執著,執萬象為有,妄念障蔽本性,是煩惱的總稱,是墮入六道輪迴的主因。

b、行:三業心、口、意的活動,因而產生心念、語言、行動都是行,因為行而造下善惡業,決定未來的去路。

c、識:就是業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藏業」,有「能藏、所藏含藏」的意義,因為行而造下善惡業,由此藏識的儲存,生死的禍根將此開演,是六道輪迴的根本。

d、名色:名指心識,色指形體,眾生一念愛欲借父精母血而入體投生,初投胎時,形體尚未生成,不能稱身,故稱「名色」。

e、六入:在母胎中,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出胎以後,對六塵有互相涉入的作用,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

f、觸:六根受到六塵六識的接觸而成觸,所以觸是接觸、觸覺的意思。

g、受:領受、接受的意思,就是對境生起苦樂的感覺之謂也。

h、愛:對境所起的貪心,因苦樂的感受的產生愛憎的分別。

i、取:因愛而對境的追取,如酒色,名利、財勢、地位…等。

j、有:因為接受而貪愛,貪愛而執取,因執取而佔有,佔有有二義,有行物質的佔有,以及佔有無形業力的因果。

k、生:即受生也,以現在所造的業因,結成未來輪迴的果。

l、老死:既然受生,一旦四大分散,軀體從少而老,老而死,老死而後再受生,如環無端,循環不止。

4、十二因緣的流轉是這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5、「惑、業、苦」三道,是一切有情眾生生死輪迴的總根源。所謂依過去世的「無明、行」二惑因,招感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苦道;復由現在世的「苦道」,再現在世的「惑」、「業」,依現在世之惑業「愛、取、有」,再受未來世苦道「生、老死」,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如是依惑造業,由業引發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業、再感苦。惑、業、苦成為螺旋式,沒有窮盡的生死輪迴,稱為流轉門。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在惑、業、苦三道上兜圈子,無法跳出輪迴,辟支佛觀察到這一點,心生畏懼,厭生死苦,遂用般若空智,以斷除惑業,於無限生死延續中,求的解脫而證涅槃。

6、要破除十二因緣,在接受明師傳受三寶以後,參與道場運作,抱持三寶,時時以良心作主,履行十條大愿,不必借用其他名相、法門,就能簡單的破除十二因緣,是邁向成佛之路的最短捷徑。

【經文】: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註解】:苦、集、滅、道即是四聖諦。苦:苦諦也。三界眾生在無限生死輪迴之中,被苦所迫。集:集諦也。瞭解苦是根本,是由貪嗔癡從身口意三惡業所集結而成。滅:謂能斷除貪、嗔、癡、三惡業,便能離苦而獲得解脫寂「滅」之樂。道:道諦也。要離苦斷集,脫離貪嗔癡,以達寂滅之樂,就要靠修道,實踐八正道。無智:智是指六度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也。無的意思是要我們破除大乘菩薩的修行。無得:般若波羅蜜的妙諦,諸法諸相皆不可得。

【解釋】:觀世音菩薩破除了緣覺乘十二因緣法之後,接著又破除了小乘聲聞四聖諦的修行法門。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修行法門,是生滅法,也不是究竟的。至於大乘菩薩的修行法六度波羅蜜,有智、有得、有分別,也要能捨,如果存有得有修證的念頭,還是不能達到無餘涅槃菩薩的境界。

【心得記要】:

1、苦、集、滅、道,謂之四聖諦。這是小乘的修行法門,又稱聲聞乘。因為聞佛之聲教而開悟。苦諦者,世間有五種的苦:

a、自身方面:疾病老死、飢渴疲勞、醜陋殘廢:等苦。

b、內心方面:貪嗔癡慢、嫉妒怨恨、憂悲恐懼:等苦。

c、外界方面如:水火雷電、寒暑風雨的襲擊, 以及旱澇瘟疫、虎狼蛇蠍的毒害。

d、人事方面:刀兵盜賊、威脅壓迫、嘲笑怒罵、毀謗仇恨、妒嫉失戀、拘禁刑罰、內憂外患…等。

e、死後有墮落六道輪迴的可能。

2、集諦者,貪嗔癡是世間痛苦的根本,不是天降、不是地生、不是佛賜、不是人與、而是自己所造出來的。因為三毒能招生死等苦,所以稱為集諦。

3、滅諦者,即是滅掉貪嗔癡等三毒的惡業,滅去生死煩惱之苦,證得無餘涅槃寂「滅」之快樂,所以稱為滅諦。

4、道諦者,即八正道也,這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5、世間畢竟是苦海,苦是從三毒招集而來,想要滅除三毒,達到寂滅解脫,安樂的方法,只有修道這一條路。

6、無智亦無得,是上乘菩薩乘的修行法也要破除。

7、智是般若正智,正是六度波羅蜜中最根本的「般若波羅蜜」,心經中以此代表六度。

8、得者,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也就是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9、為甚麼「智」及「得」都要破除呢?因為有得即有失,修道不能著相。金剛經曰:「離一切相,是名菩薩」,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10、修道法門,六祖慧能大師指出有四種:「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以上是心經所說無所得為最上乘的修行法門。

11、心經裡面,觀世音菩薩一一破除修行的三執著、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四聖諦、八正道、六度般若波羅蜜及「智」、「得」的菩薩行都要破除,是要我們契入一佛乘,最上乘法,正是天道的修行法門。

【經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註解】:無所得:眾生本性本自圓滿具足,不假外求,故曰無所求。菩提薩埵:菩薩的簡稱。

【解釋】:我們的本性,也是清清靜靜的法身,本自具足、清靜、圓滿、沒有生滅、垢靜、增減、苦樂、好惡…等。本來無有一物可得,因為無所得,而能成就菩薩。

【心得記要】:

1、因為無所得,而能成就菩薩。清靜經曰:「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2、金剛經第六分曰:「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意思是說修道的人,不可以執有,也不可以執無,方可悟入性空的妙理。又如來所說渡人的方法,以竹筏來譬喻,要渡河之時,不可無竹筏,利用竹筏渡到彼岸以後,此竹筏就不用了,譬喻眾生未了悟真性之時,不可無佛法來引渡,既然開悟見性以後,佛法也要捨掉,何況不是佛法的外道,怎可堅執不捨呢。

3、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分曰:「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意思是說:如來我往昔在燃燈佛的地方,已經瞭解自性的本覺的時候,於佛法有所得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世尊」呀!我師父在燃燈佛的地方,沒有一點佛法可得,是名無上菩提,所以燃燈佛只是開導性質,讓如來佛自覺自悟而已。

因為無上菩提是自家物,本來無失,那裡有外來可得之理,如果本性可以從外面得來,自性本體就不能顯露出來了。所以說:「於法實無所得」,是名無上之菩提也。

5、譬如有一位白內障患者,視物不清楚,醫師為白內障患者去除白內障,使白內障患者恢復光明,患者視神經的光明是自己的,不是醫師給他的,道理也是一樣。

【經文】: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註解】:依:依止、依靠也。故:承上文:「般若波羅蜜多」原因解;啟下文:「心無罣礙」所以解。罣礙:真心被無明所蔽覆,事事執著妄為,對境生阻滯。

【解釋】:依靠這一條:「般若波羅蜜多」的心法修持,所以心無罣礙。

【心得記要】:

1、依者:依從、依靠也,依靠甚麼呢?依靠妙智慧到達彼岸的心法。

2、心經告訴我們要破除五蘊、十二因緣法、十八界、大乘、中乘、小乘之道,啟示真空妙有的道理,才能心無罣礙,遠離一切苦厄。

3、何謂「真空妙有」之道呢?「無生」是真空,「老」是妙有。求道的時候,點傳師在臉部畫一個圓圈,這是契入「真空」;在玄關處點一點,這是「妙有」,正是一貫道所傳的心法。

4、「真空妙有」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5、六祖壇經曰:「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所以唯有依靠大智慧,才能打破一切罣礙、五蘊、六根、十八界、酒色財氣與三乘修行,直登彼岸。

6、罣礙是甚麼呢?罣礙是眾生因為無明覆蔽本性,被物質、現象、業障牽纏,執著:「空」、「法」,產生貪、嗔、癡、慢,因染三毒而輾轉生死,輪迴六道。

7、道德經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世間上一切禍患、得失、罣礙,都是因為有我執,如果能打破我執,以愛我貴我之假體,來立己達人,又有甚麼罣礙、憂患、恐懼呢? 

8、要解除罣礙,脫離六道輪迴的束縛,唯有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心法,也就是求道以後,將小我的生命,融入大我,認理歸真,參與道場運作,代天宣化,渡化有緣,才能達願。

9、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法,是可以讓我們從苦海無邊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極樂理域彼岸的大智慧,也就是天道的:「無生老 」,依靠「無生老」的心法修持,行功立德,必能除去心中一切罣礙,進入無餘涅槃的理天淨土。

【經文】: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註解】:恐怖:恐;恐懼,一時驚駭也。怖:畏怖,常存畏懼也。總之就是被事情所牽累,而心生恐懼畏怖,心不得安寧的意思。

【解釋】:世間充滿了罣礙、煩惱、恐懼,只要掃除了罣礙,自然一切恐懼、畏怖,心不得安,也就消失。

【心得記要】:  

1、凡夫為五蘊所罣礙,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

2、因為凡夫內執四大假合之身的我,貪戀取著,而有生老病死等種種恐怖;外執萬法為實有,妄為取著,而有患得患失的恐怖。

3、修行人若執於萬法,有偏空的罣礙,而有變易生死的恐怖。

4、佛法中提到十種恐怖:

a、死。

b、煩惱垢。

c、貧窮。

d、惡業。

e、惡道。

f、求不得。

g、謗法罪業。

追求縛不活。

i、 疑。

j、大眾威德。

5、現在人的恐怖有:戰爭的恐怖、生病開刀的恐怖、前途的恐怖、生死的恐怖、遇到災難的恐怖、業障現前的恐怖。

6、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法而修,參與道場運作,接受佛光普照,煩惱妄想降伏,心胸開闊,智慧增長,脾氣毛病速得清除,自然沒有恐怖。

7、因為依靠「無生老」智慧到彼岸的心法而修,以至誠的心集中於聖業上,內不為身心所罣礙,外不為萬法所執著,既無執著,則無罣礙,無罣礙,也沒有恐怖;故曰:「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經文】: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註解】:遠離:脫離、解脫的意思。顛倒:頭在下,腳朝天,身體相反錯亂。意味眾生背覺合塵,認假為真的意思。夢想:虛妄不實的假相。究竟:推求到極點。涅槃:不生不滅,滅渡,解脫也。

【解釋】:從此遠離六道輪迴,顛倒錯亂之夢想,達到不生不滅,無餘涅槃的境界。

【心得記要】:

1、「遠離」指依照「般若波羅蜜」大智慧到彼岸的心法修持成就以後,永遠解脫六道輪迴之苦,永不投東,自在逍遙也。

2、大般若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遠離之相」。因為得到般若正法,一切酒色財氣、名利恩愛、貪嗔癡慢、煩惱妄想、五蘊、四生、六道…等,才得以遠離。

3、眾生顛倒於假景之中,而不自知,例如對於世間諸行無常之生滅法,妄計為常;世間諸苦,妄計為樂;世間諸法,不明一切無我;妄計為我;世間諸不淨法,妄計為淨。

4、世尊涅槃時,曾囑咐修行者要依四念處為住,這四念處是:

a、觀身不淨。

b、觀受是苦。

c、觀心無常。

d、觀法無我。

5、 如此依「般若波羅蜜」修行,必能遠離一切顛倒。

6、一切夢境都是虛幻不實,當醒來時,萬有皆空,所謂:「人生如夢」。

7、 行深般若波羅蜜」的修行者,洞見世間一切諸法皆空,自然不起種種貪妄執著,遠離所有顛倒夢想。

8、遠離一切顛倒夢想以後,三惑全無,二種生死永滅,再「無」其「餘」的煩惱可斷、生死可了,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故曰:「究竟涅槃」。

9、究竟涅槃是得道的境界,它是已經明心見性,圓斷煩惱,圓滿解脫,圓證三身(清靜法身、圓滿報身、百千億化身),圓獲三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俱備,常樂我淨四德不缺。 

10、大智度論曰:「涅名為[ ],槃名為[ ],謂永出諸趣生死。」玄裝法師譯為:圓寂」,也就是具足一切福德智慧,永離一切生死煩惱。

11、得道的菩薩們,意念不離玄關,生命就如法輪般的常轉,法輪一轉,顛倒夢想就變成正等正覺,貪嗔癡慢就變成慈悲喜捨。

12、持念三寶,參與道場運作,叩首禮佛,接受仙佛加持,履行十條大愿,自然降伏一切煩惱妄想,遠離一切顛倒夢想,以及分斷生死與變易生死,就能契入究竟涅槃,歸根復命。

【經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解】:三世:言時間很長,即現在世、過去世、未來世。泛指一切時代也。諸佛:佛翻譯為大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謂。諸佛指十方世界無數之佛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覺。整句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之義。

【解釋】: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諸佛,都是依照 這個「般若波羅蜜多」無上的心法而修,待覺行圓滿,獲得究竟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無上正等正覺的佛位。

【心得記要】:

1、眾生都是佛,只是早成佛、晚成佛的差別。上根利器者久遠以前便已經成佛,有的現代修行成佛,有的眾生慧根比較鈍,要等到未來才能成佛,所以眾生都是未來佛。金剛經曰:「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因為眾生都是未來佛,現在尚未成佛,故暫時稱為:「眾生」,以後修道成功都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果位。

2、蓋無上心法的傳授,乃是祖祖相續,莫令斷絕,昔時五祖擊仗於槽廠,傳法於三更,吩咐六祖曰:「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3、接受明師傳授:「般若波羅蜜多」無上心法,真修實煉,把本性發揮出來,積功累德,代天宣化,弘揚般若正法,廣渡有緣,必能達至無上正等正覺。

4、六祖壇經曰:「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得吾法者即是得「般若波羅蜜多」心法也。後代的眾生,得此一指直超,以心印心智慧到彼岸的心法,與祖師同心來行此道,並發願虛心奉行,好像侍奉佛仙般的堅志不懈怠,始終如一,經過魔考而不退志,最後一定可以超凡入聖,證果成佛。

5、禮囑詞曰:「二目耀迴光,一點真太陽,這是真明路,了結返故鄉」。點傳師藉無極的燈光,點破自家的心燈,指出本來面目。此後,意念不離玄關,煩惱妄想降伏,大智慧的本來佛顏現前,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6、「般若波羅蜜多」是真空妙有。明師一指是「無生、真空」;十條大愿是「老、妙有」。只要深信明師一指,修持三寶心法,履行十條大愿,必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7、正覺者,謂正確的覺悟;正等者,自覺之後,毫不自私,真正平等,力行利他的聖事,謂之:「正等正覺」。

8、「正等正覺」從自證方面謂:「智慧圓滿無上」;從利他方面謂:「功德圓滿無上」。

9、總之:「罣礙」是生死的業因;「恐怖」是生死的業果;「顛倒、妄想」是生死的業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修行解脫的結果。

10、金剛經第二十二分曰:「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正法之中,沒有一點可得之義,因為有得就有失,如果可以言得者,皆是身外之物,非自性本體。自性本無得失,所謂菩提自性,人人具足,何必言得,沒有一點點之法可得,是名無上菩提之法也。當能不取於有無,又能不捨於有無,才是中道圓融的妙諦。

【經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註解】:故說若般若波羅蜜多咒: 故:所以。知:覺悟、瞭解。般若波羅蜜多:妙智慧到彼岸的心法。咒:梵語稱:「陀羅尼」。亦名:「總持」(謂總括一切功德,概括一切義理,令一切善法不失去,一切惡法不生起)也譯為「真言」或「密語」,是溝通仙佛的密碼,如現今的電話號碼。大神咒;具大神威力,不可思議之真言。大明咒:能使自性大放光明,破除無明障礙之密語。無上咒:最上、最妙、最殊勝,沒有法可以超出其上,是一切咒之王。無等等咒:沒有其它法可以相等、倫比。能除一切苦:能夠除去一切災難苦厄。真實不虛:絕對沒有虛假。

【解釋】:由此可知,這個智慧到彼岸的心法,是大 威神咒、是使自性光明之密咒、是無上佛法之密咒、是無其它法可以相比之神咒,可以滅除世間一切的災難苦厄,真實沒有虛假。

【心得記要】:

1、觀世音菩薩將:「般若波羅蜜多」這個心法,濃縮成:「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的心咒,意義在破除一切語言、文字、思想、知識…等知見障,要我們以至誠的信心,棄除一切苦厄,直登彼岸。

2、咒語有莫測高深的神秘力量,雖然不可以解釋,但是能夠一心一意虔誠誦唸,久之自能發生感應,獲得神效,有不可思議功德:[ 近則身心安寧,消災解厄,增長福慧;遠則能夠解脫生死煩惱,證得正等正覺之無上菩提 ]

3、咒語有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正如帝王的密旨,但宜欽奉,不可妄傳;又如軍中號令,號令對了,可以通行無阻。因為它的作用在聲音,故不須解釋。

4、持念真經也是一樣,不一定要知道真經的內涵與意思,只要每日誠心常持唸,一切無明、業障急速剝落,如太陽一出來,一切冰塊自然溶化。彌勒真經曰:「嬰兒?女常持唸,邪神不敢來近身。持唸一遍神通大,持唸兩遍得超生。持唸三遍神鬼怕,魍魎邪魔化為塵。修持劫內尋路徑,唸起真言歸佛令」。可見持唸真經的作用,無邊無量也。

5、心經的妙諦,要我們破除一切萬有而證「真空」,再由真空展現「妙有」;而「般若波羅蜜多咒」,直接破除一切執著、知見,讓我們由迷轉悟,直契無心而證涅槃。

6、現今大道普傳,完全吻合心經所闡述的真理。明師一指,要我們契入真空,放下一切外在的攀援與分別對待;傳三寶,即是真空中展現妙有,要我們履行十條大愿,行功立德,使心性圓滿,返本還源,歸根認。

【經文】: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註解】:揭諦:去也、渡也、揭開也。此言[ 般若波羅蜜多] 心法的功能,能渡眾生到彼岸。「揭」又有行不得的意思。「諦」有諸法如如不可得的意思。重複揭諦,言自渡又能渡人。波羅:到彼岸也。僧;言眾也,謂願大眾同到彼岸去。菩提:即無上佛果。薩婆訶:急速成就。

【解釋】:不可得不可得,由於不可得而智慧圓滿,令所有眾生因為不可得故證得智慧圓滿,究竟成就佛果。(也可以翻譯為:依般若得渡去吧,依般若得渡去吧!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急速的來成就無上佛菩提。)

【心得記要】:

1、揭諦揭諦,華語翻譯為去也、渡也。謂「般若波羅蜜多」心法,功能甚深,能渡化眾 生到彼岸去,以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2、揭者去也,諦者真實也。謂依照:「般若波羅蜜多」心法而修,能去掉一切罣礙、煩惱、妄想、顛倒、夢想,證得真空實想。

3、揭者為行不可得義,諦者為一切諸法如如不可得義,故揭諦是無住(無執者)的意思。六祖壇經曰:「一無所得,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名最上乘法」。

4、揭者揭開也,諦者玄關妙諦也,謂藉明師一指,揭開玄關妙諦,會見自家菩薩,日後起心動念,以本性良心作主,興慈布化,代天宣化,立己達人,助辦收圓。

5、重言揭諦者,顯示自渡亦能渡他,這是最上上乘法門的殊勝,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必能成就無上菩提。

6、波羅揭諦,謂渡到彼岸去,以達到究竟圓滿,無餘涅槃的果位。蓋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彼岸者,修道成就以後,得登無上正等正覺之究竟彼岸也。

7、僧者眾也,波羅僧揭諦,即自度、度他,一同到彼岸去也。因為極樂淨土,非一二人到達而已,是希望有情同胞,攜手同登。

8、菩提:覺悟而證佛果也,覺分為事、理二法,理者即斷煩惱障,證涅槃之一切智慧;事者,一切有為法,因菩提覺而斷所知障,知諸法之一切種智,即所到之彼岸也。

9、薩婆訶:謂依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法而修,皆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願大家趕快發心修持吧。

10、整句心咒的意思是:不可得,不可得,因為不可得而圓滿,因為無所得而到達彼岸,不但自己圓滿無所得,也要令一切眾生圓滿無所得,如此自渡渡他,成就彌勒祖師自渡渡他,究竟圓滿成佛的境界。

11、以上解釋謹作參考,若依照咒語本身是不作解釋的,只要信心充滿,一心一意持唸,心咒相契,自獲解脫。

12、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慈示心經,無非要眾生急速修辦,速離苦海,以登彼岸。如若依然迷昧不省,不肯發心勇猛精進,依照「般若波羅蜜」心法修持而證涅槃,實在太辜負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的接引。

13、總之,整部「般若心經」,要我們依照「般若」而證「真心」。先說種種空,是破「心執」,後說心咒,是除心障,心執心障一除,自然真心發現,則煩惱頓斷,生死永了,究竟成佛,實現度一切苦厄,遠離顛倒夢想,得證佛位,是本經修證之一大要義。

14、時逢三期普渡,「般若波羅蜜多」心法大普天下,希望有緣眾生,急速修辦,立己達人,廣渡有緣,協天普渡辦收圓,是實踐心經要旨的最明確方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