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六祖壇經證道─大道普傳福音

六祖壇經證道─大道普傳福音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曰:「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這段經文中,六祖並沒有明確地說出年代,祇是說:「後代得吾法者」。因為於金剛經中已經很明確地說出:「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於於彌勒上昇經中,也只稱「未來世」。所以六祖也只說:「後代」,而不明標年代了。「後代得吾法者」,這句話中,一方面證明了大道確實有傳承下來,並沒有斷絕。另一方面囑付後代得道傳道,所應當注意的事宜。


    先來談談,究竟六祖是否有將大道傳承下來。於六祖壇經品第十: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以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祖意,衣不合傳。」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觀看這段經文,應當仔細領悟。法海是六祖壇經的記錄者,自六祖於大梵寺說法,以至六祖示寂,相信法海均隨侍在旁,否則如何記錄壇講經說法的內容呢?既然法海隨侍在旁,六祖示將圓寂,法海請示六祖:「衣法當付何人?」,可見六祖於大梵寺說法以來,至示寂前,並沒有傳道給誰?若有,法海就不會有此一問了。再看六祖回答的話中:「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講了一些安慰的話後,緊接著:「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其中以有很深的意義存在。「然」是但是的意思。但是根據達摩祖師,傳授大道給神光祖師時,所付囑的偈句,衣是不應該傳了。在六祖回答這段話中,最主要是在於「然據」以後,這後半段。「然據」以前,只是一些安慰的話罷了。如果前面不是一些安慰的話,就不會有「然據」這後半段的話出現了。六祖既然引用了達摩祖師的偈意,可知道「衣不合傳」,這早就是一個定數了。六祖也必定是依天命天意來行事的。達摩祖師當初來到震旦(中國),傳授真理大道,救渡迷昧的眾生,但是道有隱有顯,所以「一華開五葉」,一華是指撻摩祖師木身,五葉是指達摩祖師以後,二祖神光,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是為五葉。大道的傳承,到此時將有很大的轉機,在「付授偈意,衣不合傳」,不是暗示了嗎?衣(袈裟)不應該再傳。袈裟若傳,必定是傳給佛家來繼承,既然袈裟不應該再傳,這不是說明了大道暗傳,一華開五葉以後,自然就會有一大轉機,已不在佛家了嗎?於行由品中五祖弘忍大師,傳道給六祖惠能後,一再叮嚀說:「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這段話,千萬不可以輕易看過。而五祖宏忍大師傳道給六祖惠能時,惠能不是和尚,只是一位行者,也就是住於寺院的俗家人而已。惠能剃髮出家,是隱在獵人隊中十五年以後,出來在廣州怯性寺的事。可見道運的轉機,已於五祖傳給六祖惠能時已開始。六祖惠能隱於獵人隊中十五年,壇經中,只是一、二句話帶過,並沒有詳細說明。究竟獵人隊中十五年,有何重大轉機,也許佛家弟子,就不得而知了。六祖以前,大道雖然是暗傳,可是明師在那裏,很明顯。六祖以後,道傳儒家火宅,明師在何處?就不容易知道了。這就是大道傳承一大轉機,以待時普傳。五祖將道傳給六祖以後,剃髮出家,現釋家相,但是所說的經意,都是留待白陽大開普渡,作規箴用的,讓「後代得吾法者」的修道人,修行有所遵循。聖人的慈悲,實在是無微不至的啊!


   「後代得吾法者」:是說在未來世中,必定有人得到惠能我所傳承下去的真理大道。到了那時,這真理大道,雖然普傳了,但也是要有原則的。「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頓教法門」是自古以來,單傳獨授,一指直超,頓悟真如本性的心印大道。「於」是傳授,傳給的意思。將這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無上妙法,只可以傳授給「同見同行」的人。何謂「同見同行」?所有眾生與諸佛菩薩完全相同的,是得自於天的本性、真理、道。具備有得聞大道的智慧稱為同見。具備有得聞大道的行為稱為同行。自古以來,道是「非時不降」、「非人不傳」,雖然現在是大道普傳,也是不可以濫竽充數的,必須觀察求道人是否身家清白,品性端正,具備有得聞大道的智慧和行為。若有,才經由引師的引進,保師的保證。如此,才可以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性理心法傳授給他。要將大道傳授給


求道人,求道人必須將得聞大道的智慧與行為表現出來。如何表現得聞大道的智慧與行為呢?就是「發願受持」。


    發願受持,在於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眾生的心是浮散不定,沒有力量。為什麼眾生的心,沒有力量呢?因為眾生在想一件事情時,還有很多的空思妄想參雜在一起,心無法專一,無法壓制自己的心。血心來時,無法降伏,欲心來時,無法棄除,道心發時,無法專一持久,這就是眾生的心,沒有力量。要使眾生的心不浮散,必須要自己控制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充滿道德。更達到這樣的境地,就必須要發願。發願使修道有一個方向,不然在四生六道輪迴中徘徊,沒有一定的方向,不知道要作什麼?要去那裏?以後會變成什麼?如此,自己的前途歸宿都沒有辦法把握,這就是眾生。進入修道,自己的心,就要有一個定向,了解真理,走應該走的路,不達到究竟,絕不停止,這就是發願。師尊老大人曰:「願是行功立德的原動力,是修道人之憑據,是自已的課程表,是交易的信用狀,是與仙佛的契約。」所以一個修道人,沒有發願,沒有願力,憑著什麼去修道呢?「受」必須要有信心,才有可能接受。沒有信心,就不可能接受了。信的根源是真理,是根據智慧的判斷,沒有真理而去相信,是沒有智慧,有智慧而不相信真理,也等於是愚癡。所以相信的本身是依據真理,有真理才信,而以智慧來了解真理。對於真理的認識,永遠很有信心地存在心中,這叫作「受」。受根源於信,而信根源於真理,不是以真理為依歸的信受,是不可能長久的。所以信受想要永遠長久,必須要以真理為依歸,才能真信。正信分成就一切功德,長養一切諸善根。可見要得聞大道必須對大道深具信心,具備得聞大道的智慧,如此發願,才能得到明師的傳授,而於明師的傳授中,自心才能有所覺悟,受用無窮。所以明師的傳道和求道者的聞道,在於授受之間,若能以真誠的發心時,對於真如本性,性理真傳,應該有所覺悟,可知發願及信受的重要性。將瞭解的真理,作為待人處事接物的準則,不違背真理,永遠依循著真理,努力實踐,行功立德,渡化眾生,不論遇到任何挫折、阻礙、坎坷,都不會改變心志,這就是「持一」。所以聞道必須要確信真理,深具信心,發心精進,成就無上菩提,才能領受,運用妙智慧,奉行真理大道,即為「發願受持」的意思。有些人以為求道就求道,何必要發願呢?此皆不明真理,貪生怕死的緣故。六祖說得非常清楚。「發願受持」,沒有發願,天命明師不能將「從上以來默傳分付」的大道傳授給求道人,如此求道人也就無法「承受」大道了。


必定要有明師的傳授,求道人才有可能「承受」。所以求道人「承受」之前,一定要有明師傳授,而明師傳授之前,求道人一定要發願,否則就無法得聞承受大道了。


  「如事佛故」:得聞大道,開始進入修道行道,必須要有「如事佛故」的誠敬觀念。也許有些人,認為仙佛離我們很遠,其實仙佛都在我們的眼前,只是我們沒有看到而已。就像電燈亮著,瞎眼的人看不到,音樂響著,耳聾的人聽不到。同樣的道理,不是沒有真理,不是沒有仙佛,只是我們迷昧愚癡蒙蔽本性的緣故。因此既然得聞大道,就要像侍奉佛一樣的虔誠恭敬,不可以隨便馬虎。如顏夫子得聞大道,就拳拳服膺,恐怕違背了道。這就是「如事佛故」。


  「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得聞大道以後,深信不疑,精進不怠,克服一切考魔,突破一切難關,種種顛沛造次,都不足以動搖心志,堅定道念,始終如一,這種人一定進入聖域,成就至高無上的果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的「然須」是承上啟下很肯定的轉折詞。如果沒有明師的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的性理心法,就是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的,也無法定入聖位。如儒家孔子三千弟子,個個必然也有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的,可是進入聖位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復聖顏淵,一個是宗聖曾子。縱然精通六藝的七十二賢,或各有專精的十哲,德行方面是顏淵、閔子寨、冉伯牛、仲弓;政事方面是冉有、季路;言語方面是宰我、子貢;文學方面是子游、子夏。其中除了得聞大道的顏子,進入聖位以外,其餘則進入賢關而已。所謂賢關,即是孔子所說的「升堂末入室」的境地。又如世尊的弟子,難以算計,在靈山會上,稱為人天百萬,但是能紹承祖位,堪為傳燈的,也只是摩訶迦葉一人。在金剛經中,雖然亦記載須菩提承受心法,得佛心印,但末列傳燈。可見然須傳授的「然須」,實具有深遠的意義。看聖人經典,應當字字留心,往往一字之中,即蘊含很深的道理,若是輕忽看過,不是辜負了聖人一片的慈悲嗎?六祖深慮未來世,大開普渡時,有些修行人,固執門派的淺見,雖然苦修苦煉,但是沒有得到「從上以來,默傳分付」,只是得個來世福報而已。甚至於有的坐破蒲團,念破經典,還是團沙為飯,苦死無成,不是非常可惜嗎?每一位修行人的終極目標,都是一樣的,希望達到不生不滅,超生了死,永證涅槃,得永生的境界。六祖非常肯定地說:「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這是必然性,不是可有可無的。「然須」這是一個關鍵性,有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的性理心法,那麼「定入聖位」,才能肯定。否則將遭到否決,也就是無法進入聖位,只是成為賢關或三界天神而已,不能說「定入聖位」了。「然須」解為白話為「但是一定要」、「但是必須要」的意思。所以要進入聖位,達到無餘涅槃,永生的境地,一定要有明師的傳授。這明師的傳授,絕對不是憑空杜撰的,更不是私心自作的。而是自古以來,歷來聖人脈脈相傳下來的。「從上以來」本很明確地說明了,自古以來,即有代代相續道脈的傳承,不是現在才有的。明師所傳授的性理真傳,必定是自古以來,繼承天命的明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故無畏也。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一位修道的君子,有三種值得深信而且敬畏的。一是天命可畏的,二是承受天命的大人可畏,三是聖人的話可畏,因為聖人是真理的發言人,是天命的代表者。聖人之言是根據天命心法而闡述真理的。小人不知道天命的尊貴,所以不知道敬畏。於是輕視承受天命的大人,侮辱聖人的話。有些狂妄小人不是「從上以來,默傳分付」的天命明師,竟然妄自稱尊,無法指明眾生修行的究竟。反而把一些有志於修行的人,帶往迷信、固執、我見深重的煩惱障裏。這不是罪過嗎?感嘆有些修行人,不信聖佛之言,即迷信於一些妄自尊大狂人的妄語,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天命明師,自古以來,脈脈相傳,代代相傳。雖然教化各有不同,但是所傳承的性理心法是一致的。有志於修行的人,豈可以固執於狹隘的意識觀念,棄真理於不顧呢?如果固執不化,不識天時之運轉,不信道運之變化,盲瞎修煉,恐怕也是落個白修而已。沒有明師的傳授,如何發願受持呢?有明師的傳授,才能發願受持的。這授受之際,必定有授予,如何承受呢?可見「發願受持」與「然須傳授」是前後一氣,密不可分的。但是「傳授」一定要「從上以來,默傳分付」,否則只是自我發明,私心自作的傳授是沒有用的,最多只是勸善教化而已,豈能使人超生了死呢?豈能使人進入聖位呢?若是不能,就千萬不可以私自傳授,否則將會自招罪愆,沉淪深淵,萬劫難復的啊!指月錄卷四中,有達摩祖師傳道給慧可,神光二祖時的一段記載:「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付,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這就是「從上以來,默傳分付」。同一卷中,也有五祖壇經行宏忍傳道給六祖惠能的一段記載:「然以無上微妙秘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付於上首大迦葉尊者,展轉傳授二十八世,至達摩,屆于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於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善自保護,無令斷絕。」這就是「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


六祖壇經行由品曰:「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依缽,云:汝為第六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這也就是「默傳分付」。大道自古以來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若不是天命明師的傳授分付,是無法登堂入室,了解究竟的。又因為大道傳承,自古以來皆是單傳獨授,致使一般人,只知道有教而不知道有道了。祇是喜好枝葉的繁華,卻忘了根本,捨本求末,迷昧了聖人立教的本旨。誌公禪師云:「不遇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出世明師是能傳授性理真傳的天命明師。枉服是枉費服用。大乘法藥是指奧妙的佛法。八萬四千卷的佛經,一切經、律、論都看完讀破了,和超生了死是沒有干涉的。因為超生了死的本體是明心見性,而不是在於意識。所以誌公禪師說:「如果沒有遇到天命的明師,傳授性理真傳,縱然讀破了千經萬典,也是不能超生了死。無法證悟真如本體,畢竟是個門外漢,數數佛家珍寶罷了,對於心性又有什麼意義,如同神會只是落個知解宗徒而已。修道旨在明心見性,若不經明師指點,豈不是瞎子摸象嗎?梅仙云:「經是路,理是法,千經萬卷證明它,翰墨文章滿天下,沒有一人知道法,經集綱史人人讀,只少一指路便差。」可知得受明師的重要性。


   「不得匿其正法」:正法就是道,不得匿其正法就是不可以匿藏天命明師所傳授的性理真傳。這與求道時所立的十大愿中「匿道不現」不是一樣嗎?得聞大道,當了解眾生皆具有佛性,只是心迷,不能自悟而已,所以必須努力去闡揚真理,使有善根的人,都有機緣得聞大道。否則得聞大道以後,把道當作是私家財產收藏起來,不去渡化眾生,如此就失去,大道普傳的真義,豈不是辜負了天恩師德嗎?得道以後,應當深自體會,身心依循著性理去力行實踐。如此大道藉身心完全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造就完美的人生。「不得匿其正法」,不是很切確地說明了大道的普傳嗎?青陽期、紅陽期因為單傳獨授,道不傳六耳,為天命心法的傳承。不是適當人選,是絕不傳授的。這是因為天時的關係,不是以往的祖師「匿其正法」。如今大開普渡,只要有善根、善緣的人,都有機會得聞大道,這也是天時使然,豈是人為如此的呢?因此凡是白陽修道士,都應該努力積極,修養心性,闡揚真理,發揮人性的光輝,渡化眾生,引導眾生走向光明覺路,這有待於「不得匿其正法」的大悲心的流露和推廣了。


  「若不同見同行」:如果沒有具備得聞大道的智慧和行為,只是固執自己的見解和行持,是無法體悟真如實相,究竟不二的本來面目。自以為是的愚癡偏見,盲修瞎煉的錯誤行為。


「在別法中,不得傳付」:除了正法,真理大道以外,都稱為別法。真宗普傳,大開普渡的時候,如果還固執於教派,拘泥於經典文字相中,不解聖佛立說的本意,不明天時的演變,都不能將「從上以來,默傳分付」的性理心法傳授給他們。這是六祖惠能大師,很明確地指示白陽大開普渡,辦道行道的方針。是修道士所應當遵守的,豈能違背祖意呢?當今大開普渡,真道普傳,要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求道得道,將人間化成淨土,這是上天的希望,也是諸佛菩薩的希望,更是彌勒佛的鴻慈大愿。但是這有可能嗎?當然是不一定的。試想,釋迦佛的教化,傳了二千五百多年,那時的修行者,拋妻離子。犧牲一切的有千千萬萬。這些人上天如何安排呢?孔夫子到現在也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在這期間,也有很多深造聖學修養很好的人。耶穌去世以後,為耶穌傳道的牧師、神父、修女,他們沒有嫁,沒有娶,這些人上天如何安排呢?這些人也都再來轉世,在現在的道場中,大部份的修道者,可以說都是這些人來轉生的。換句話說,現在真道降世,就是要讓這些二、三千年以來,修道卻未能得道的人,都有機會得道成道回去,不必再六道輪迴。如果以前都沒有行功立德,現在才要在道場中作功德,那就太有限了。因為道中的功德,不是眾生隨便可以作出來的。以前聖人仙佛的弟子,每一世都在修持,每一世都在持齋修戒,這些人上天不可能不妥善地安排。如今真道降世,大開普渡,這些人也都趕上此會,要來修道辦道回去的。這一會就是龍華會。趕上的,就可以成道,趕不上的,就成不了道。在歷劫以來,都沒有修道,作惡多端,今世得道就能超生了死,這是不可能的。大開普渡,這是上天的慈悲。但是對於歷劫以來沒有修持的眾生來說,是不可能的。所以現今在道中修道辦道的人,過去都有修道的來歷。不是孔夫子的弟子,就是釋迦佛的弟子,或是老子的弟子,耶穌的弟子,穆罕默德的弟子,都是這些人,來求道得道,來了結二、三千年來的道行,要成正果何去的。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清楚:「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這是天時,也是天意。給歷劫以來有修卻未能得道的人,一個得道成道證果的機會。如果不積極地尋求真理,執迷於教化意識裏,失去了上天所給予的機會,那也是自暴自棄,自墜深淵,又能怨誰呢?


 「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性理真傳是自古以來,脈脈相傳,歷代的祖師,費盡心血,甚至犧牲生命,才將這寶貴的大道延續下去。如果因為大開普渡,就毫無選擇地把道傳給沒有具備得聞大道的智慧和行為的人。如此一來不是辜負了歷代祖師,費盡心血,傳承大道的心血嗎?譬如前人努力辛勤開荒,留下一片非常美好的田地,後代子孫沒有播下良穀,卻種了雜草,或任其荒蕪,這不是枉費了前人們的辛勞犧牲嗎?在真道降世,大開普渡之下,為了大道慧命的延續,廣佈流傳,對於大道的傳授是必須慎重的。在於質與量的配合下,真正達到大開普渡的實質意義。如果只是一味地濫竽充數,疏忽了聖人的叮嚀,必然招來很多的毀謗和排斥,對於真理大道的普傳,反而是有害而無益的。因為得聞大道的人,若不是具備得聞大道的智慧和行為,那麼得道以後,疑惑叢生,不明真理,將會說是論非,造下口業,更甚的誹謗三寶,犯下了無邊的罪孽。對於求道而誹道謗道的人,究竟是無益,對於道中也是無益的。


   「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佛的慈悲要普渡眾生,但是道是上根者說,為大智者說,是一指直超三界,一指脫閻羅的寶貴大道,不是任何人,可以隨便得到的。有的人得聞大道,馬上生發誠心,行六度波羅蜜,這種人是歷劫以來所種善根,今生來得道行道成道回去的。有些人,得聞大道以後,冤孽附身,魔就入竅,發狂作亂,誹道謗道,無所忌憚。但是真道,若不如此,那裏能知道,誰有根基?誰沒根基呢?有句話說:「若無魔考遮佛面,花街柳巷盡成仙。」道中若沒有魔考來遮住佛面,世上的人都知「道」是真的,連花街柳巷的人都成仙了。但是魔考來將佛面遮住,誰知成聖成佛是什麼?就是因為魔考來遮佛面,所以要有真智慧,真眼光來識透魔考,去了解真聖佛的面目。凡夫愚癡,不了解真理,一受魔考,就被嚇壞了,這實在太沒有智慧了。研究真理,了解真理是千真萬確的,怎麼可以不修呢?有魔考就不修,如果這樣,不是未免太沒有智慧和志氣了嗎?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愚癡的凡夫,得聞大道,反而誹道謗道,這是很自然的,有什麼可怕的呢:


    「百劫千生夕斷佛種性」:能遇白陽期,真道降世,大開普渡時,來投胎轉世,往往都是百劫千生所修來的。有機緣得聞大道,如不好好修道,真是枉費了百劫千生所修來的善根。如果又誹道謗道,不只是歷劫來,所修的善根,付之流水,就是未來百劫千生中,想要得聞大道,聽些善言善語的機會都沒有了。而且應當了解,真道是在三期末竭才降世的。這個時期,不求道修行,還誹道謗道,以後就沒有這種機會了。所以說:「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以上是從六祖壇經般若品,來證明三陽開泰,大道普傳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