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恭敬心可以貫通人天

                 恭敬心可以貫通人天


     恭敬心是維持人際關係的平衡點,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論語顏淵第十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若時時心存恭敬心,處處以禮待人,則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上必然可暢通無礙。恭敬心的養成,當在日常中落實,論語里人仁篇孔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不僅儒家講究恭敬,修行人亦能體會到恭敬心的重要,《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佛,漸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因此,一念虔誠恭敬之心,也是與道相應的緣起。
   
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以恭敬、精進之心求法,於成道證果後亦然。一日,佛陀的弟子正在講堂中為大眾講經,在座大眾都聚精會神地用心聽法,講堂內顯得十分寧靜。這時佛陀正巧從外回來,為了避免干擾到大眾,佛陀便站在門外,直到開示結束後才進入講堂。所謂「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當一個人具足恭敬心時,必能以威儀細行護念大眾。
   
唐朝武則天對佛法十分尊崇,她曾寫下一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此即為後人讀誦經典前的開經偈。義淨大師亦有一偈,敘述求取經典的艱辛歷程:「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若不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現今為知識發達、科技進步的時代,佛法典籍流通普遍,然而,我們讀誦經典時,是否有過一絲感恩的念頭,緬懷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如果能對法寶心生恭敬,則能無礙地使法水注入自心當中。
   
除了在舉手投間展現恭敬之外,更須進一步體認「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本自具足佛性,每個人、每一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應以平等恭敬之心對待一切有情眾生。而於日常生活中,能做到自心不起分別、憎愛、取捨,清淨身口意三業,便是恭敬心更具體的實踐。恭敬的相反就是「傲慢」。對於他人要恭敬,因為眾生都有「傲慢」的無明。而恭敬他人之用意在於消除這個傲慢心。


    也有人難以恭敬待人,即使知道做人應該謙恭。為何做不到呢?因為「自尊心」作祟。就是這個心而產生傲慢心,也因為這個心而無法軀身自己。既然不能恭敬別人,那也就是「懦弱」的表現。這也可以說,「能勇於面對自己才是真正的勇者」。這也可以說,「恭敬是勇於面對自己的表現」而非勇於面對別人。


    什麼是真正的恭敬心呢?當你達到「無我」了!那就是真正的恭敬心了。當你還沒進入無我時,那就鼓起勇氣去恭敬別人吧。後學的淺見是『當吾等發覺他人的某些特點是吾等做不到的這時恭敬心自然而生。比如後學讀到古聖先賢和現在社會上許多為大眾默默奉獻之人的事蹟,後學只能學常不輕菩薩向他頂禮。例如後學讀到陳女士所寫的『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來的』,那種感動非筆墨能形容,觀照自己,發覺自己差天差地。有時拿自己與社會上的志工相比,深覺自嘆不如,常常若能見到別人的長處與優點,皆是自己生命所缺的特質,這時對眾生都不敢輕視,都需要有恭敬心。恭敬心面對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也面對眾生,發現他人生命的光輝。所以真正的恭敬心,要由恭敬心生出學習的心,發願自己至少要向他一樣。如孟子引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如何發由衷的恭敬心,體羨慕道的人生,茲淺述如下:


一、君子敬而無失。


二、與人恭而有禮。


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四、恭敬心:佛性平等,學習常不輕菩薩。


五、發之於身口意,三業自是恭敬和悅;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敬重,則社會必定安詳和。


六、自心恭敬,靈性光明,能開展出光明和樂的未來。


七、用恭敬心除去我慢。


八、我們對人家尊敬,人家對我們也會尊敬。用尊敬心、恭敬心,可以除去自己心中的我慢。


九、恭敬心易成就諸事佛法講,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業障,就能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


十、對於得道之三寶關、訣、印、佛像、佛經、眾生,也須有恭敬心。


十一、來到道場心存恭敬心,這種恭敬心養成了,帶到家庭、社會,自然而然做任何任都能恭敬。


十二、如果對任何人都有恭敬心,家庭就能和諧,社會自然就能安定,人與人之  間也能減少很多的煩惱和磨擦。這些道理大家都了解,但有時候卻容易忽略。如果能做到這些,做人一定會有成就;做事情,也會減少很多障礙;所以要「對上以敬」。 尊重佛性 平等恭敬。


十三、孟子曰:「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又言:「恭敬之心,禮也。」仁、義、禮、智、信,是人道之根本,具足此五者,人格才算完整。


十四、我國至聖先師孔子一生倡行仁義之道,而獨尊禮。禮,必先從恭敬心做起。而恭敬又有二個層次,一是表現於外在事相的身恭敬,二是真正發自內心 的心恭敬。「為禮不敬」之人是孔子所批評的;真正的恭敬必是出自真誠,由衷地生起一種景仰、尊崇,並由內而外,展現在一切言行舉止上。


十五、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若能如是觀想,恭敬心自然生起。在事上,則須以身口意三業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恭敬的行為,並隨時反省檢討。


十六、心存恭敬即光明解脫:一個真正有恭敬心的人,對於一切人事,不論上下大小,皆心存謙恭尊敬,而非只侷限於特定對象。對上皆當心懷恭敬,感念三寶教化救脫之恩德、父母師長撫養培育之苦心以及一切人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不只心中尊仰、護持、感恩,在事相上亦須做到禮拜供養、親承奉事,如此身心合一,方是真正的禮敬。


十七、對下,如我們的晚輩、學生、部屬,乃至動物昆蟲,亦當恭敬。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今生墮入畜生道的螞蟻、蟑螂,當其業報受盡,亦能轉生善道,將來修行學佛、成就道果。因此,對下亦切不可輕慢,而要以平等心、慈悲心恭敬一切。


十八、行事恭敬,即是恭敬眾生,恭敬每一尊未來佛。在日常生活中,以恭敬心、真誠之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例如寫字時心念專注,一筆一畫清楚明白,恭敬文字般若,久而久之,亦能與文字所要傳達之義理相應,因而貫通人天。


十九、心存恭敬,就是光明,就是解脫,解脫了我慢的煩惱。佛法所講的恭敬,乃是建立在「因果」的法則上,就個人而言,敬人者,人恆敬之;就團體,乃至整個社會而言,若人人都有恭敬心,則社會必定祥和有序,國與國之間的紛爭必能消弭。


二十、恭敬心的福報: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從前,佛住世時,於夜晚時分,忽然有七位天人,依序來到世尊所居處所。最初來到的天人,容貌端嚴,身上的光芒能照射到一里遠,並有十位天女為眷屬。天人至心頂禮佛陀後,佛告訴天人:「你廣修福德而生天上,享有種種五欲之樂,得安穩自 在的果報。」天人回答佛說:「世尊,我雖處天上,但時常感到憂苦。因為我過去世,對於出家僧眾、父母、師長,雖然心存恭敬,但未能殷勤禮拜、迎來送往,所以今世善果實在太少,不如其他天的天人;由於不如其他天人,而常自責過去修行未盡圓滿。第二位天人的容貌、光明以及眷屬,比前一位天人更勝十倍。然而這位天人也告訴佛陀說:「我雖處天上,卻時常憂苦,因為我前世雖對父母盡孝、迎來送往,也恭敬禮拜僧眾,然而沒有為他們鋪床暖被,整理臥具,因此業緣,今生所獲果報不如其餘諸天,所以我常自責修行尚未圓滿。」第三位天人形貌、光明及眷屬,又勝前一 天人十倍,到了佛所,至誠頂禮,稟告佛陀:「我雖然處於天宮,但常憂苦,因為我過去世雖時常對僧眾、父母、師長,恭敬禮拜,也為鋪床暖被整具,然而沒有做到以種種飲食供養。以此因緣,今日所得果報,不如其他天的天人。因此對於過去生修行未達圓滿,心常後悔,所以憂惱。」第四位天人,容貌、光明以及眷屬,更勝前一天人十倍,來到佛所,頂禮佛陀後說:「我過去生中,雖然對於僧眾、君主、父母,忠孝恭敬禮拜,也為鋪具以及供養飲食,然而卻不聽法,以此因緣,今獲果報,不如其他天人,所以常責怪自己修因不圓滿,因此雖然生於天上,但常心懷憂惱。」第五位天人,身色、光明以及眷屬,比前一天人更勝十倍,來到佛住處,向佛報告說:「我雖然生於天上,但仍時常憂惱,因為我前世雖然對於僧眾、君主、父母,能忠孝恭敬禮拜,設臥具、飲食,又能聽聞佛法,但不解義,所以今獲果報,不如其餘天人,因此常責悔不已。」另一天人所得果報比前一天人勝十倍,頂禮佛陀後恭敬稟告:「我前世修行之時,雖然能於僧眾、君主、父母,忠孝恭敬禮拜,設臥具、飲食,亦能聽經聞法解義,但不能依法所說修行,以此因緣,今日所得果報,不如其餘天人,因為不如,所以深自懺悔修因不圓滿,而常覺得憂惱。」最後一位天人,容貌、光明以及眷屬,都勝過其他天人,當他頂禮佛陀後,佛告訴這位天人:「你得生天上,應得快樂安穩。」天人回答世尊:「我今日得生天宮,種種五欲,都能應念而生,確實得到大快樂,沒有任何煩惱。這是因為我過去生中,對於僧眾、父母、師長,恭敬禮拜,鋪具暖被,供養種種飲食,並能夠聽法解義,如實修行,因此能得到殊勝的果報,是其他一切天人所不及的。」


                天人們因前世恭敬的功德,而得種種妙好果報,但仍因修行未能圓滿而懷憂惱,更何況是居於人道的我們。因此,對三寶、父母、師長、親眷、朋友、同學、同事……都須以恭敬、虔誠的心對待,方能得最殊勝果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