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中國針灸療法簡介(崇生中醫診所)


中國針灸療法簡介(崇生中醫診所)

一、針灸法之定義

針灸為中國醫學之一門,屬於物理療法,乃是一種最迅速確實,而且極簡便安全之專門醫術。研究用針或施灸之手術與方法,稱之為針法或灸法。對於一般疾病,在臨床時,往往二者並用,故合稱為針灸法。

二、針法之定義

針法是以特製之金屬針,在人體之腧穴部位,施行一定之手法,發生刺激作用,以促使氣血調和,經絡通暢,而達到治療疾病與恢復健康之目的。

三、灸法之定義

灸法是以特製之艾絨,在人體之腧穴,點火燃燒,發生艾的特有氣味,與溫度之刺激,以調整各部生理機能,增進身體健康,而達到治療疾病與預防疾病的目的。

四、針灸治療廣泛

針灸療法治療之範圍,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等。除部份傳染病之外,凡一切慢性疾病,如:癲癇、肺癆、哮喘、風濕、水腫;及急性危難大症如:中風、霍亂、痙厥、疔毒‥‥等。以上疾病在其他醫學療法稱棘手,唯有用針灸治療,多有殊效,而且預後良好。甚每遇到病勢垂危,牙關不開,脈停氣絕,藥物治療已經無能為力,而用針灸療法,可以刺激腦神經,使心臟鼓動,往往有起死回生之功。故曰:「針灸有起沉疴之功,挽救危急於俄頃」,實乃至理名言。

五、癒病迅速

藥物療法,須經過胃腸消化與吸收,復由血管輸送方抵病灶,故雖是小恙,亦必診治三五天,才能痊癒。如果是重病,非數十周或經年累月,才能痊癒。針灸療法,因為是刺激病人之神經與血管,立起抑制、興奮、誘導,及健體、殺菌等作用,故往往一針下去,病即痊癒,效如桴鼓,感應如響,收效之神速,難以言喻。

六、應用便利

中醫治療,偏重湯藥,西醫治法,偏重剝割,倘於半夜深更,偶遇急病,或於窮鄉僻壤,購藥煎藥費時,或受時間、地點所限,攜帶不便,可能延誤治療良機。唯用針灸療法,僅用一針一艾,配以酒精綿花消毒,用具簡單,攜帶方便,隨時隨地皆可施治,為一切其他醫術所不及。

七、治療安全

患者求醫,志在解脫病痛,醫師治療,尤以安全為主。查藥物治療,容易發生副作用,往往一症痊癒,他病繼生,或因誤診錯投,亦常發生。西醫開刀手術,稍一不甚,常常發生意外,因此醫療糾紛,不計其數。針灸療法,只用毫針刺激,艾草灸灼,至多皮膚稍有痛感,或被灸處生一灸瘡而已。除非粗心大意,不守針法規矩之針灸師除外,絕無危險發生,故可謂是最安全之療法。

八、節省費用

藥物療法非但味苦難嚥,而且藥費龐大,往往雖經名醫診斷,但是無力擔負醫藥費,徒嘆奈何。如果用針灸治療,不須服藥,費用自然節省,而且因為效果迅速,治療次數減少,僅需付出少許手術費,即達到治療效果,故可謂最經濟的治療法。

九、學習容易

學習普通醫術,必須熟讀千百種藥物,數百首方劑,對各種藥名、產地、形態、性能、以及主要方劑之主治、禁忌、用量服法::等,要一一研究,才可運用,偶有疏忽,即可誤人。故在昔時從師習醫,必經3~5年之時間,目前在醫學院攻讀,更要七年,倘專習針灸療法,可以節省學習藥物方劑之時間與精力,只須熟記經穴,熟練手法,短期內即可懸壺濟世,故醫術之容易學習,以針灸為首。

十、針灸治病之原理

1、調理氣血之作用(讓氣血調和)。

2、平衡陰陽之作用(讓體內陰陽平衡)。

3、迎隨補瀉之作用。(說明:氣血有餘時,藉針力之牽制,可以減弱氣血之運行;即是迎而奪之。氣血不足時,藉針力之推送,可以增加氣血之運行,即隨而濟之。)

4、遠道治療之作用。(說明:內經曰:『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又曰:『遠道刺者,病在下取之下。』)例如以百會治脫肛,曲池治瘰,合谷治牙痛,地五會治耳聾。

5、止痛之作用:針灸能刺激腦部,分泌腦內啡,故有止痛效果。

6、保健之作用:艾葉有通行十二經脈,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能回垂絕之元陽之功效,更有攝生保健與預防疾病之功能。

7、刺激作用:

a、 弱刺激---有興奮作用。

b、中刺激有旺盛作用。

c、 強刺激---有抑制作用。

8、反射作用(大腦皮質之反射作用)。

8、誘導作用(誘導病人疾病消失)。

9、催眠作用(進入催眠狀態,讓身體恢復健康)。

10、麻醉作用(能讓腦神經分泌腦內嗎啡,有麻醉、止痛作用)。

11、電氣說(產生靜電,能刺激神經系統,而達到治療為目的)。

12、良導絡學說(從電阻現象,測定人體有經絡穴道之存在)。

13、內分泌學說(無管腺體之刺激作用)。

14、變質說(當針刺入人體時,給予組織一種傷害;灸法尤類似火傷,在人體中,引起第二次性之刺激,因而調理人體之生理機能,達到袪除疾病為目的)。

15stress學說(針灸能促使腦下垂體與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增加人體之抵抗力,針灸由於刺激之不同『補瀉之手法』,能夠調整內分泌之拮抗作用,以維持其對立性之平衡,故有消除疾病與維持體內健康之作用)。

十一、中國針灸之源流

1、中國史前人類時代之文化,在新石器時代,發現先民所使用之器具,有已經磨平銳利之砭石,近世考古學家在中國安陽發掘殷墟遺物時,內有石條如針狀之物,推測即為古代之砭石,距今約有1萬年以上之歷史。

2、石器時代,先民穴居野處,食草飲水,外受風寒侵襲,多患脹滿,痺痛等病,先民為求止痛,或順手取石以杵擊,或就便向火以熏灼,在無意中發現病痛消失,在悠久的時日中,累積無數之經驗,乃定為治療法則,何種疾病要用砭石杵擊,何種病要用火熱熏灼,以及杵擊何處最有效,熏灼要用何種材料最好,而流傳下來,成為砭石與艾灸,隨著部落間之戰爭與遷徙,而傳佈至四方部落,相互效法使用,流傳至今。

3、微針之發明:針灸所使用之針,先為石針,其後,文化進入銅器時代,先民既知道使用金屬器具,乃改以金屬製造之微針代之,是為針灸用具之進步。

十二、內經為最早針灸之著作:

針灸療法自砭石與艾絨之發明以來,經過不計其數之先民沿用,已經行成

一種理論,有技術、有組織、有系統的學術,最初必須口傳相授,迨有文字發明以後,始記載於簡冊,針灸有系統介紹之最早書籍是----內經。

十三、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之醫術,以針灸為主

春秋戰國時代(西元772~221 B C)之治病,治病方法如內經所說:微針、艾炳與藥物療法,雜合以治,而砭石只法尚未全被淘汰,但係以針灸為主,故有:「一針、二灸、三藥石」之說,此時針灸療法已經傳遍各地,尤以扁鵲之針灸術,讓患者起死回生,大為轟動。

十四、歷代針灸之發展:

1、戰國時期扁鵲著作難經,後世尊稱扁鵲為針灸之祖。

2、晉朝皇甫謐著作針灸甲乙經,是針灸始上的大功臣。

3、隋唐之明唐孔穴圖,明示諸穴的位置。

4、唐朝醫事制度,針灸分立專科。

5、宋朝王唯一鑄針灸腧穴銅人,考證十四經穴。

6、元明針灸醫學分成二派。(分儒醫派與草澤鈴醫派)。楊繼洲集針灸之大成,著作:針灸大成。

7、中國針灸醫術,早在周秦時代,即隨中華文化之傳播,流行於朝鮮、南越,隨唐時代,已由來華留學之僧侶,傳入日本、韓國等地。

十五、近幾年針灸發展之概況

近幾十年以來,再為該國醫學界所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性針灸學術組織創設於法國巴黎,每年邀請各地專家舉行會議,益能世界人士之注意。自從美國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大陸,目睹針灸麻醉、治病之神奇,之後世界各國掀起一股研究熱,時至今日,從事針灸醫學研究者,已經遍及世界各國,會員超過43個以上的國家。

十六:未來展望:

針灸數是中國傳統醫術之一,二十世紀以來,隨者交通的發達,文化的交流,以及有心人士到世界各國普傳大道的機緣,針灸醫術已經傳佈到世界萬國九洲,針灸醫術淵遠流長,療效神奇,治療簡便,希望藉此次亞洲素食大會之籌開,再度弘揚針灸醫術,讓每人都能霑到慈光的普照,讓每人更健康、快樂,是最大的希望。(提供給亞洲素食協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