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大藏經釋義:普渡收圓驗證玄關修持觀(78)--戀著玄關全虧大用,灰身滅智豈是良圖,裂破面門救諸苦趣為祥為瑞今正是時。

出處: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九冊,開福道寧禪師語錄。
經文:僧問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時如何?師曰:好手須還欒布作,韓光空望立功勳。僧云: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曰:掃蕩煙塵回首日,端然至化賀昇平。復曰:枯木巖前道人不顧,塵勞界內衲子興悲,戀著玄關全虧大用,灰身滅智豈是良圖,裂破面門救諸苦趣,為祥為瑞今正是時,號令既行云何話會,撈龍趂鳳男兒事,淺種深耕效仰山。
經文釋義
開福道寧禪師,受演印記信緣禪師傳以正法眼藏,對於末後一著,普渡收圓,有深入的造詣,是得道的高僧,遺留開福道寧禪師語錄,是修辦道的參考資料,印證末後一著,普渡收圓的尊貴與殊勝,舉例如下:「僧問千兵易得,一將難求時如何?」:有出家的僧人問開福道寧禪師,要招募一千位的士兵非常容易,但是要找到一位統領士兵的將領,非常困難,這是為什麼呢?「師曰:好手須還欒布作,韓光空望立功勳」:開福道寧禪師回答說:雖然如欒布的才華,但還需要有人為的造作栽培,才能創造出一番偉大的事業。雖然像韓光一樣的才華,但是如果沒有經過栽培,總然有沖天大志,希望立下汗馬功勞,最後還是一事無成。「僧云: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僧人說:傑出賢良的人才,要栽培運用,才能發揮人才的大用;修行之人清高絕俗生活也要還原於平常、淡泊,品格自然可以提昇。「師曰:掃蕩煙塵回首日,端然至化賀昇平」:開福道寧禪師說:修行之人要掃除六根六塵的污染,恢復純樸自然的日子;雖然遇到困難,內心大而化之,慶賀內心的昇平與安靜。「復曰:枯木巖前道人不顧,塵勞界內衲子興悲」:開福道寧禪師又說:修行之人,要除去妄想心,妄想心一旦除盡,像枯木、巖石一樣的無想,不受三界內的塵勞所污染,無論遇到順境或是逆境來臨時,都以平常心待之,不被環境所轉,感到高興或悲哀。「戀著玄關全虧大用,灰身滅智豈是良圖」:得授正法眼藏以後,要繫念玄關竅內的主人翁,以本性良心當家作主,發揮本性的大機大用。修行之人,如果枯身獨坐,智慧滅除,不積極修辦,妄想成佛,並不是良策。裂破面門救諸苦趣為祥為瑞今正是時」:要將門面打破,妄想心去除,才是脫離六道輪迴的方法;弘揚般若正法,立己達人,讓靈性光明祥瑞,現在正是時候。「號令既行云何話會,撈龍趂鳳男兒事,淺種深耕效仰山」:自性所發出的號令,要徹底去實行,去普渡眾生,物色難得的人才,這是男兒大丈夫、佛家的事情。只要深耕土地,再將禾苗淺種在地面上,就會有很好的收穫。好像仰山禪師一樣,知道因緣時機來到,動靜配合的很好,所以能將仰山禪風,普傳於世。
【延伸演義】:
開福道寧禪師語錄序文指出:如來正法眼傳了三十三世,到了六祖曹溪一脈,再傳承馬祖懷讓禪師馬祖懷讓禪師座下並開展出臨濟宗和溈仰宗二大法系,之後的五家七宗,都從此處開展而出,好像獅子一吼,百獸降伏,讓東山法門,光前裕後,此般若正法的尊貴與殊勝也。以上的記載,讓我們瞭解到般若正法,出家一脈,早期普傳的情況,印證玄關金鎖的尊貴與殊勝。般若正法的傳承,是上天垂降回天的一條明路,如果選對了人才,對般若正法的宏揚,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偉大作用,非常重要,所以開福道寧禪師說:「千兵易得,一將難求」。好的人才,也要有好的環境,優良的背景,加以栽培扶植,才能成為棟樑之材,所以三字經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欒布是一位很好的人才,因為有才華,又受到栽培,所以於梁王處當大夫,在漢高祖處當都尉;漢文帝時,為燕相;吳楚七國之亂時,因為擊退齊國有功,所以被封為酈侯。而韓光雖然有如欒布一樣的好人才,但是沒有人栽培與扶植,雖然他有沖天的大志,希望立下無邊功勳,最後還是一事無成。所以福道寧禪師說:「好手須還欒布作,韓光空望立功勳。」可見有俊秀的人才,也要有優良的時機因緣,以及人為的栽培,才能成就大器。人品雖然高超,生活也不可以太過放肆,才能學聖學賢,功愿成就,因此開福道寧禪師語錄說:「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修道只是恢復本來的面目而已,所以要將一切本性不應該有的東西去掉,縱然外界的誘惑無數,但是能夠衝破逆境,讓內心昇平不動,保持潔白無瑕,是值得慶幸的事,所以開福道寧禪師語錄說:「掃蕩煙塵回首日,端然至化賀昇平」。修行之人要能形如槁木,心似死灰;又如巖石一樣的冰冷無情,將妄想心去掉,讓清明的心不再受到外面的煩惱塵勞所誘惑,外界的誘惑所影響,這是僧侶修道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所以開福道寧禪師說:枯木巖前道人不顧,塵勞界內衲子興悲」。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以後,要借玄關悟真性,俗語說:「指開玄關見真佛,執著玄關跟人走,放下玄關已成佛。所以求道以後,要繫念玄關一竅修持,以本性良心當家作主,不再以識神用事,大機大用,才能創造出一番轟轟烈烈的聖賢偉業。如果還是以四大假合,在假機智上做功課,就妄費功夫了。所以開福道寧禪師語錄說戀著玄關全虧大用,灰身滅智豈是良圖」。修行之人,要將所有的門面打破,沒有妄想與執著,因為門面形相皆是虛妄不實在的。例如酒色財氣,名利恩愛,都是有形有相,終歸消滅;而功德虛無,所以常存,這是脫離六道輪迴的一條真明路。若能不住相修辦道,修內德積外功,以恢復清清靜靜的本來面目,一定會得到祥瑞加身,福慧雙全的美報。要得到以上的美好結果,要保握機會,現在正是時候,所以開福道寧禪師語錄說裂破面門救諸苦趣為祥為瑞今正是時」。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降世,說法普渡眾生。須菩提又名善現,乃因緣成熟,在祇園所設立的法會上,對大道真理提出疑問,請示佛世尊的問答集,遂成法會的因由。金剛經首章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段經文的大意,是阿難尊者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講堂,跟隨佛陀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看到世尊到吃飯的時候,持缽到舍衛城乞食再回來的景像,此章的重點,是強調平常心就是道,身為證道的佛陀,依然要化緣、走路、吃飯、洗腳、打坐,跟一般人一樣,都自己來做,是那麼的平凡。所以真理是在日常最平凡之間,這是仙佛的境界。所以最平凡的人道圓滿,即是聖道的完成。接著長老須菩提請問佛世尊兩件事,一件是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云何應住?指本性的地點在那裏?)一件是如何能使妄想心降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率性的方法?)佛世尊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世尊命令須菩提靠近前來,在諦聽的一剎那,便指點「如是」本性的住處(玄關竅),菩提心便可以常住不退,如果能向如是本性處觀照,妄想心就以降伏不起了。莫怪須菩提向佛世尊曰:「唯然世尊」,也就是心中已經豁然知道本性之所在,佛說這幾句話的剎時,須菩提已經領悟得道了,故須菩提云:「希有」可見受明師點傳本性之所在,是何等尊貴呀!聖人說:「人與天地同才而不能與天地同久者何矣?皆因不知消長之理也;人與佛仙同體而不能與佛仙同超證者何矣?皆因不知先天之道也人與君臣同形而不能與君臣同富貴者何矣?皆因不知積德之功也;人與萬物同性而不能與萬物無傷者何矣?皆因不知惻隱之心也以上都是修辦道的真明路,既然自己知道以上的道理,就要去做,去實行,尤其弘揚般若正法,是要選拔人才,共辦普渡收圓的大事,這是大丈夫、天人師、諸佛菩薩所要做的事情。只要效法仰山禪師,把握因緣時節來臨,以深耕淺種的方法修辦,都會有很好的收穫,所以開福道寧禪師語錄說:「號令既行云何話會,撈龍趂鳳男兒事,淺種深耕效仰山」。
【修持心得】:
從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九冊,開福道寧禪師語錄的記載。讓我們瞭解到般若正法,在出家一脈,古時候修辦道的點點滴滴。認識到古代禪師大德們修辦道的心路歷程,非常尊貴。跟傳承到現今的一貫道比較起來,有很多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諸佛菩薩傳承下來的般若正法,是要拯救眾生,歸根認 ,離苦得樂,返本還源的慈航寶筏,如果有傳承到好的人才,就能夠將般若正法發揚光大,廣渡原人,達本返源印證普渡收圓的事實。開福道寧禪師更慈悲的指出,雖然有好的人才,也要受到栽培,以後才能成就大器。又指出修辦道要以玄關竅內的主人翁當家作主,掃除一切的名相妄想與執著,把握機會,以深耕淺種的方式耕耘,讓人人都能夠成為優秀的弘道人才,共同弘揚般若正法,廣渡人天,一定可以嚐到豐碩的果實。
註:
一、汗馬功勞: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二、掃蕩煙塵掃除所有的煩惱塵勞。
三、賀昇平:慶賀太平日子來到,此處指內心的平靜。
四、大而化之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
五、妄想心分別諸法之相之心也。
六、平常心是經歷人生風雨,看透世事榮枯得失,洞明大道法則之後的領悟。對任何事情來臨有一樣從容的心境
七、佛家僧侶之自稱。舉凡佛道修行之道場、佛所住之世界、初地以上之境地等,亦稱佛家
八、仰山禪風溈仰宗是由唐代溈山靈佑禪師及其得法弟子仰山慧寂禪師共同創立的。其所傳承的新禪法,又仰山禪風
九、東山法門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黃梅東山,引接學人,故云。宋高僧傳曰:昔魏末有天竺沙門達摩者,得禪宗妙法。自釋迦佛相傳,授以衣缽為記。隱于嵩山少林寺。尋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璨,璨付道信,信付忍。忍與信俱住東山,故謂其法為東山法門。
十、光前裕後遺惠後代,為祖先增光。
十一、承先啟後繼承前代的,啟發後代的。
十二、繼往開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
十三、酈:1、酈讀音同「離」,姓。2、酈音直,古地名,在今中國河省南陽市西北。
十四、欒:讀音同「鸞」。
十五、形如槁木形體像枯乾的樹木一樣
十六、心似死灰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形容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十七、真性不妄不變之真實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體。佛教主張吾人所具之真性與佛菩薩之真性本無二致。
十八、寶筏:比喻佛陀之教法。寶,為美稱;筏,為度人之工具。蓋佛法能度人出生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猶如筏能載人度河,故有此喻。
戀著玄關心一處登覺路

全虧大用普渡三曹會群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