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禪宗公案故事

禪宗公案故事


1、八風吹不定動


   蘇東坡居士儒佛兼修,聰慧過人,詩詞歌賦皆精通。有一天,他坐禪,略有所悟,便作了一首讚佛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居士,寫了這首偈,非常得意,自認意境深遠,想把偈子給佛印禪師看一看,讓他知道自己的不凡。蘇東坡就叫人送去給佛印禪師看,蘇東坡住江北瓜州,而佛印禪師住江南鎮江金山寺,這是要渡江的。
佛印禪師是一位真正修禪的禪師,不尚空談,他看到蘇東坡的偈子之後,沒有驚嘆,祇是將毛筆拿來,在紙後面寫下「放屁」兩個字。就叫佣人帶回給蘇東坡。
  
蘇東坡欣喜佣人回來,一翻箋紙,竟然是「放屁」二字,忍不住無名火大起,內心非常激動,直說:「簡直豈有此理!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於是 蘇東坡 居士,馬上過江,要找佛印禪師理論。那知禪師已吩咐徒弟,一見蘇蘇東坡到來,就說不見客,更令蘇東坡氣得暴跳如雷,他忍受不住,便直奔佛印禪師的靜室,沒想到靜室門上貼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慚愧不已!


2.風動幡動


   惠能大師在獵人隊中隱居了十六年,磨練心性,等待機緣成熟。十六年後一日,慧能大師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惠能大師於是離開獵人隊,踏上弘法教化之路。有一天,途經廣州法性寺,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面幢幡,面紅耳赤地爭論不休,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惠能上前一聽,原來二人是在爭論幢幡所以會飄動的原因。


一僧曰:「風動。」


一僧曰:「幡動。」


「如果沒有風,幢幡怎麼會自己動呢?所以是風在動。」


「幢幡若沒有飄動,又怎麼知道風在吹動呢?所以應該是幢幡在動。」


二人爭論不已,互不相讓。


  惠能於是對他們開示:「二位請不用爭論,其實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動啊!」


3.摩訶三昧


明朝時代福建有一僧名義波,從小投拜師父,因生得痴呆,學佛多年,師父?義波課誦,他都學不會,師傅索性只?他唸一句摩訶般波羅蜜多但他也只能勉強唸出摩訶、摩訶…二字,因此整天只是摩訶、摩訶…地唸。師父無奈、傷心,決定離開山廟雲遊四海。臨別義波問師父:「師父!你走了以後,我每天吃什麼?用什麼燒火呢?」


師父委實生氣,大聲一吼:「吃什麼?吃山上的石頭好啦!燒什麼?就用你的小腿當柴燒吧!」


十二年後,師父回來了,一看笨徒弟不但沒餓死,反而修得全身金光閃閃,充滿靈氣。


「這十二年來,你吃什麼?燒什麼呢?」


原來笨徒弟真的遵照師父的指示去做,去山邊撿了一些石頭回來,放進鍋裡,再加了水,然後將雙腳伸進灶門,上下不停的晃動,口中又不斷地念著:「摩訶!摩訶!」


說也奇怪,過一會兒,鍋中的水居然熱氣騰騰,石頭頓時變成了山芋。這十多年笨徒弟就是這樣活過來的。


原來笨徒弟已修得摩訶三昧了!


4.磨磚作鏡


馬祖道一尚未悟道之前,就在懷讓禪師的門下學佛,他每天認真坐禪,希望自己可以早日領悟佛法。懷讓禪師看他天天坐禪,心中暗想一定得找機會為他開悟。


有一天懷讓看到馬祖又在打坐,他看時機成熟便問馬祖:


「你每天坐禪是為了什麼?」


馬祖說:「我要成佛啊!」


懷讓禪師笑笑,就到外面拿一塊磚頭在馬祖的面前拼命地磨呀磨的。馬祖覺得很奇怪,心想,禪師可能有什麼寓意,可是他看了半天還是想不通,便開口問禪師:


「師父,你為什麼要磨磚?」


「我要把它磨成鏡子呀。」


馬祖皺眉,不解地說:


「磚怎麼能磨成鏡子呢?」


懷讓大笑說道:


「既然磨磚不能成鏡,坐禪又怎能成佛呢?」


馬祖立刻恭敬地問禪師:


「請問禪師,坐禪不能成佛,如何才能成佛?」


懷讓禪師接著說:


「這個道理就好像車夫駕著牛車在路上走,車子不動了,你是要打車呢?還是打牛?」馬祖還是一臉疑狐。


懷讓繼續說:


「我看你從早到晚認真打坐,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如果是學坐禪,禪不是打坐就可以得到的;如果是學坐佛,佛沒有固定的形象,如果執著於表象,是找不到成佛之道的。想藉由打坐來成佛,便是扼殺佛。」


5.一與二


有一個道士向法印禪師說道:


「你們佛教怎麼樣也比不上我們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來』,也是『一』。


而我們道教講什麼東西都是『二』,可以說,『二』勝過你們的『一』,比方『乾坤』、『陰陽』,這都是『二』,實在說,『二』要比你們『一』高明。」


法印禪師聽後,像是不解的問道:


「真的嗎?你們的『二』真能勝過『一』嗎?」


道士:


「祇要你說『一』,我就能『二』,一定能勝過你們。」


法印禪師就蹺起了一條腿來,慢慢的說道:「我現在豎起了一條腿,你能把兩條腿蹺起來嗎?」


道士啞口無言了! 


6.不昧因果


唐朝百丈禪師常常講經說法,一日升堂講法完畢後,眾僧皆已退,獨有一老者站著不走,禪師便問其原因。


這老者向百丈禪師說:「在很久以前我曾在百丈山修行,也是個法師,當時有一位學問僧問我一個問題:『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
我回答︰『不落因果。』就這麼一句話,我便落入畜牲道五百世,至今雖修成人身,但是仍然沒有辦法解脫畜生道,因仰慕大師修為,特請大師開示。」
百丈禪師很慈悲,他說:「行,明天我上堂講經說法,你來,你當眾把這問題提出來,過去人家怎麼問你的,你提出來問我。」
第二天,老者來了,
合掌問百丈禪師道︰「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 禪師回答︰「不昧因果。」老者當下大悟,行禮告退。


次日,禪師在後山巖洞中發現一狐身,便按照出家人的往生之禮埋葬了。


7.拈花微笑


釋迦世尊在進入大般若涅槃之前的不久,有一天在靈鷲山頂,對百萬人天及諸比丘宣說:「不久我就要入涅槃了,諸位想要問法的,就快點隨你所想知的問題問罷。」大眾靜默地坐著。


  大眾之中,娑婆世界之主的大梵天王,即以千葉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花,雙手捧著,舉過頭頂,奉獻佛陀,退後頂禮,並且請示釋尊:「世尊成佛以來,五十年間,種種說法教示,化度了一切根機的各類眾生。如果尚有最上的大法未說,懇請世尊為我等及將來修菩薩行者,以及欲修佛道的凡夫眾生,敷演宣說。」說畢此語,大梵天王即將他自己的身體,化作莊嚴寶座,請如來坐。


  釋尊受此蓮花,坐此寶座,無言無說,但向法會大眾,拈起蓮花。此時與會的百萬人天及比丘眾,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來的動作,是在表示什麼。只有摩訶迦葉,已證實相,已知佛意,所以破顏微笑,合掌正立,默然無語。此時佛心相印,說話已是多餘。因而受到釋尊的印可,承認他已傳承了佛的無上心法,釋尊便向大眾宣示:「這就對了。我有一箇微妙心法,即常樂我淨狀態的妙心真如,它是一切法的核心根源,其真實體相是無形無相無生滅,不可思議,無法立下文字去表達清楚,只能夠以心印心的方法傳法。這微妙心法,我將它作為傳統教學以外,禪宗特有的別類傳授方法。這箇微妙心法,就付囑摩訶迦葉。」又說:「如今,如來快將滅度了,諸比丘們,都可依止摩訶迦葉,入大乘門,修行佛道。」


8.自傘自渡


有一個信者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


「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
禪師道:「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簷下,站在雨中,說道:


「現在我也在雨中,該度我了吧!」


禪師:「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
說完便走了!


自傘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諸己,禪師不肯借傘,這就是禪師的大慈悲了。


9.佛與糞


宋代蘇東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禪師打坐參禪,蘇東坡覺得身心通暢,於是問禪師道:


「禪師!你看我坐的樣子怎麼樣?」


「好莊嚴,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佛印禪師接著問蘇東坡道:


「學士!你看我坐的姿勢怎麼樣?」


蘇東坡從來不放過嘲弄禪師的機會,馬上回答說:


「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聽了也很高興!禪師被自己喻為牛糞,竟無以為答,蘇東坡心中以為贏了佛印禪師,於是逢人便說:


「我今天贏了!」


消息傳到他妹妹蘇小妹的耳中,妹妹就問道:「哥哥!你究竟是怎麼贏了禪師的?」蘇東坡眉飛色舞,神采飛揚地如實敘述了一遍。蘇小妹天資超人,才華出眾,她聽了蘇東坡得意的敘述之後,正色說:「哥哥!你還是輸了!禪師的心中有佛,觀看萬物皆是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禪師才像牛糞!」蘇東坡啞然,方知自己禪功不及佛印禪師。


10.曹溪求法


 


有一位修行人至曹溪去參訪六祖禪師,請求六祖禪師開示。修行人問完道後便匆忙下山,回到一位老師父的地方。


「你從那兒來的?」老師父一見面就問他。


「我從曹溪來的!」修行人連忙回答。


「你去曹溪做什麼?」師父接著又問。


修行人答道:「我是去求佛法的。」


老師父又問:「你得到了沒有?」


修行人說:「一無所得!因為自家本來已經具足了,既不欠,也不少啊!」


老師父說:「既然一無所得,那你辛辛苦苦跑去曹溪做什麼?」


修行人說:「如果我不跑到曹溪,又怎麼知道自性本來就具足了呢!」


11.獵鹿人-慧藏禪師的守玄功夫


 


唐朝的石鞏慧藏禪師,是七祖馬道一親自渡化的門生。


未得道以前他是個獵人,以狩獵為生,且最討厭看到和尚。有一次,他追趕一隻鹿時,遇到了馬祖,馬祖知道慧藏因緣已成熟,便擋住慧藏的去路。


慧藏問馬祖:你有沒有看到有鹿經過?」


馬祖:「你是什麼人?為什麼問我有沒有看到鹿?」


慧藏:「打獵的人」。


馬祖:「你既是獵人,那麼你了解射箭嗎?」


慧藏:「當然了解。」


馬祖:「你一箭能射幾隻獵物?」


慧藏:「一箭能射一隻。」


馬祖:「那麼你實在不懂得射箭之道。」


慧藏:「你是和尚,難道你懂得射箭之道嗎?」


馬祖:「我當然懂得。」


慧藏:「你一箭能射幾隻?」


馬祖:「我一箭能射一群。」


慧藏:「彼此都是生命,你怎忍心射殺一群呢?」


馬祖:「你既然知道都是生命,何不自我省思?我射的是眾生的迷障。你何不也射自己的迷障呢?」


慧藏:「我不知道要從何下手...


馬祖:「你曠劫以來有無數的迷惑和煩惱,從今起都完全斷絕了。」


為生活而射獵,只能解決一時的安逸。射去心中的迷惑,卻能解決一生中的煩惱與痛苦。於是石鞏慧藏便放下弓箭,出家拜馬祖為師。


12.驀然回首-把鼻子拽回來


古代禪者常把心比喻為牛,而把『持心』、『調心』比喻為『牧牛』,故常有禪師畫「牧牛圖」來形容修行的境界。


唐朝的石鞏慧藏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親自渡化的門生。


有一天,馬祖道一禪師看慧藏禪師在廚房裡打雜,


就問他:「你在作什麼?」


慧藏回答:「在牧牛!」


「那你怎樣牧牛啊?」馬祖問。


慧藏:「只要覺得牛跑到草叢裡去了,就立刻把牠的鼻子拽過來。」


馬祖說:「很好!顯然你已真的懂得牧牛了!」


 


13.抓住虛空-痛下決心迴光返照


 


守玄的功夫有程度上的差異,同樣是守玄,有些人心念只收回一分,有些收回五分七分,而慧藏禪師提到的守玄功夫是百分之百收回,要痛下決心迴光返照,才能百分之百收回玄關,下功夫處便在於這個「拽」。


有一次,慧藏禪師問他的師兄西堂和尚:


「你知道要怎樣捉住虛空嗎?」


「當然知道!」西堂和尚回答。


「你怎樣的捉?」慧藏問。


西堂和尚心想:既是捉虛空,即要應無所住,若用語言回答,不就若入有為有相?乾脆不回答,做個手勢好了!便伸出手在空中亂抓。


慧藏說:「這樣那能捉得住虛空?」


「師兄!那你怎樣的捉呢?」西堂問慧藏。


慧堂於是把西堂和尚的鼻子用力拽扭,痛的西堂大聲哀叫說:


「太用力了!會把鼻子拉下來啊!」


「必須要這樣捉虛空才得!」石鞏慧藏禪師笑著對西堂和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