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便血,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便血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連有些醫生都容易將大腸癌誤診為痔瘡你該怎麼辦李怡 攝影呂恩賜


?45公務員沈先生有便血情形很久了他認為是痔瘡引起的「正常現象」沒想過就醫治療。 ??3年前沈先生的母親因病住院那陣子為了兼顧工作與照顧母親睡眠不足、身心疲憊有次排便時竟 大出血就醫後醫生判斷是痔瘡惡化也擔心可能長了「壞東西」除了開藥膏給他也進一步安排鋇劑大腸X光檢。檢結果沒有異常沈先生按時塗藥後症狀也好轉不少。 ??故事還沒結束。去年沈先生大出血的情形重演這一次還伴隨著腹痛、大便形狀明顯改變(變得又細又小有時還有透明黏液)但他自恃兩年前檢結果正常又沒有家族病史毫不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 ??直到後來他的一位同學得到大腸癌症狀和他一模一樣他才警覺事態嚴重到醫院做大腸鏡檢 ?過程很順利醫生熟練地將大腸鏡從肛門插進去先是很快地推至大腸末端再慢慢拉回做地毯似的檢。沈先生沒有打麻醉清楚地聽到醫生「目前都很好沒有發現瘜肉或腫瘤。」他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稍稍釋懷。沒想到幾分鐘過後醫生臉色凝重地指著螢幕「這裡有一個腫瘤要切片看是好的還是壞的。」沈先生驚愕不已腦中一片白。 ??切片結果顯示是惡性腫瘤而且因為發現較晚已經是第三期大腸癌也就是 癌細胞轉移到淋巴五年存活率約40_50。雖然心裡先做了最壞的打算噩耗宣布時沈先生仍一時無法接受反覆自問「為什麼是我」沈太太則是驚慌失措淚流不止。 ??由於腫瘤有5公分之大醫生先以放射療法加電療讓腫瘤縮小至3公分後開刀割除再做化學治療 。化療的副作用很難受療程還沒結束沈先生就決定放棄化療所幸病情已經控制現在除了每三個月的定期回診生活起居已回歸正常軌道。而這次生命的重挫讓他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建立新的飲食習慣也不敢再輕忽身體求救的訊號。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之前沒檢出異常醫生判斷3年前那一次大出血腸子應該已經有瘜肉可能是鋇劑X光檢有誤差(濃度配得不好或照得不好)影響醫生的判讀。醫生認為如果當時再做大腸鏡檢確認或許就能提早發現免去後來的折騰。 ??很多痔瘡患者像沈先生一樣以為便血症狀只是舊疾作祟而「忍」著不就醫忽略 出血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先兆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張簡俊榮指出。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劉建國透露甚至有人求醫後不肯面對真相堅信自己只是痔瘡並非罹癌轉而求助綁痔瘡醫生以橡皮圈緊綁痔瘡8_10天痔瘡組織因壞死而、吃偏方、自行購買成藥延誤治療時機。 ??幾乎所有大腸直腸科醫師都遇過輾轉求醫治療痔瘡卻未改善經進一步檢才發現是大腸癌的病人。歌手楊烈因便血、腹瀉難忍第一次就醫時也被誤診為痔瘡發作換了第二家醫院才診斷出大腸癌。 ?病人難判斷醫生也常誤診。那麼到底該怎麼區別究竟是痔瘡還是大腸癌呢 ??張簡俊榮一般以出血的顏色做初步判斷痔瘡出血顏色鮮紅是排便時因用力擠壓造成靜脈出血 大腸癌出血顏色偏暗紅是癌細胞侵襲、破壞正常組織造成血液留在腸一段時間才隨糞便排出 ??不過要小心的是如果 腫瘤位置若靠近肛門也會排出鮮紅的血色因此還要看有無合併其他症狀如出現腹痛、腹瀉、大便形狀改變變細、變小或不成形、或貧血 最好趕緊就醫檢 ??愈早發現存活率愈高 ?大腸癌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了警覺症狀定期篩檢是更積極的防治做法。 大腸癌有90以上由瘜肉長大變化而來的癌變過程約需5_10年的時間 。初期症狀不明顯病患發覺異常時大多已是第二、三期甚至末期因此早期篩檢、切除瘜肉是避免罹癌的重要防線。 ??但台灣篩檢率偏低顯見國人的警覺性不高。根據2005年國一項調指出50以上的民眾篩檢率只有二成。 ?因而造成發現大腸癌時已太晚國民健康局分析2004年的29家醫院、6,463名新增病例發現二、三期病患比率超過五成三而早期大腸癌發現率不到二成低於美國的二成九。 ??「應想辦法提高民眾對大腸癌的認識尤其是高危險群」也是大腸直腸外科學會理事長張簡俊榮大聲疾呼。 ??有鮪魚肚者請小心 ?最新調發現腰圍粗細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指標與大腸癌大有關係。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分析院健診中心近5000人的資料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罹患多發性大腸瘜肉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_3倍。至於兩者為什麼會有關聯尚需進一步的研究。 ??其他高危險群還包括 ?50以上的民眾歌手楊烈、作家張曉風、導演楊德昌、香港藝人鍾楚紅的先生朱家鼎都在50前後罹病。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一般民眾 50之後每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每5年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或鋇劑X光超音波檢、每10年一次全大腸鏡檢 。邱瀚模醫師特別強調75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因此早期檢格外重要。 ??有家族病史父母其中一人罹患大腸癌子女罹患機率是一般人的2_4如父母兩人皆有則危險性提高3_6倍。 ?多位大腸直腸科醫師發現近來有年輕化的趨勢50以下的患者愈來愈多因此馬偕醫院劉建國醫生呼籲有家族病史者應提早在40開始接受大腸鏡檢 ??有個人病史包括曾得過大腸癌、慢性發炎性大腸炎如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腺瘤性瘜肉。有大腸癌病史者復發機率高達五成最好每三個月追蹤一次二年後每半年、五年後每一年檢一次而有腺瘤性瘜肉者瘜肉切除後每3年追蹤一次至於有慢性發炎性大腸炎患者建議發病後8年開始篩檢。 ??美國知名主播凱蒂庫里克的先生就是因大腸癌42時去世。兩年前凱蒂去做了大腸鏡檢並將檢過程在電視上轉播引起很大的迴響美國篩檢率短時間提高20 ??歌手楊烈罹癌復原後也參與公益演出現身法呼籲民眾早期篩檢、警覺症狀、保有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大腸癌的不二法門。


? (審稿專家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張簡俊榮)




    James  Tseng 

1 則留言:

  1. 誠摯的友誼不需太多言語2011年11月23日 凌晨12:56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參觀!|&

    好友搬椅子過來我的部落格開講嘍~


    歡迎好友們來探索美商怡富斯七種神奇的水果



    1. 木鱉果



    2. Acai巴西苺



    3. Goji漿果



    4. Noni諾麗




    5. Fociodan褐藻多醣

    6. Mangosteen山竹果

    7. Seabuckthorn沙棘

    我這有瓜子.花生米~~還有捲心餅啦 !~~~




    也請好友你常來,來我的部落格賞文幫灌水喔



    好友祝福你 永遠都美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