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中庸釋義19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也與

中庸釋義19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也與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 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 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一、要旨:這章是至聖先師孔子,舉例大舜奉行中庸之道的德行,可以招福受命的典故。第一段詳細說明大舜德慧雙修,以孝感動上天,而得到無窮無盡之美報;第二段指出有大德行的人,必能受上天之明命,而得其祿、名、壽之感應;第三段引例詩經所述,修道、樂道的君子,他有美好光明的德行,上天將教化人民的重任交給他,強調偉大德行的重要。


二、分解:


【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註解】:與:贊歎語助詞。聖人:品德、才能修持至超乎平常圓滿的人。宗廟饗之:宗廟為古代天子,諸侯祭祀先人的地方。饗:祭祀禮拜。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大舜的為人,是非常孝順,論他的道德,已經達到聖人的境界;論他的尊貴,己經做到了天子;論他的財富,也已經擁有整個天下,就是成道歸空以後,子孫都蓋宗廟來祭祀他,後代的子子孫孫都永遠的保持這種祭祀,來追思效法。


  、心得記要:


1、上章說明齊明盛服,以承祭祀,可以感動鬼神,降福消災;這章則指出盡孝道,可以感動上蒼,受天之命而得其位、祿、名、壽::等福報。


2、蓋孝雖庸行,如能做到,則為大德。所謂大孝,能感動神明、通宇宙,因為冥冥之中有上天在主宰鑑視,天人相應,絲毫不爽也。


3、至聖先師孔子讚美大舜行至孝之德,百姓尊為聖人,又尊為天子,富足有四海之廣,大舜死後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建宗廟來祭祀他,可見孝道有多重要呀!


4、百善孝為先,能行孝則為大德,大德所被,子孫也會深受其庇蔭,學庸心德一書指出至聖先師孔子的第七十二代子孫孔德成,訪問韓、日、越南時,當地百姓聽到這則消息後,有的走了十天、八天的路,不遠千里而來,沐浴、焚香,跪在孔德成面前,叩首禮拜,德澤傳至二千五百多年,依然不絕,由此可知德業的重要與尊貴。


5、修辦道者,在家孝順父母,盡人道以修天道,出外渡化眾生,共歸覺路,福慧雙修,在先天盡孝於老,始為大孝。


【原文】: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註解】:大德:指行大孝。位:代天宣化之位。祿:俸祿。名:好的聲譽。壽:指高齡。篤:加厚。覆:毀滅。


【解釋】:因此有大德行的人,必定能得到最大的爵位;必定能得到最大的俸祿;必定能夠得到最好的聲譽;也必定能得到最長的壽命。所以上天生養萬物,一定會依照個人的根基緣份,加以照料栽培,使之能成為有用的人,以行道,利世益民。如果他要傾倒,作惡沈淪,就順其自然的讓他入果報中而自食惡果了。


  、心得記要:


1、有大德者必得其位:因為有偉大德行的人,上天必定感應他,得到寶貴的爵位,如果修道成功,就可得著先天的果位,永居理天,消遙自在。


2、必得其祿:謂盡孝於後天父母,及先天老母,上天定能給他最豐盛的俸祿,成道後,必得授先天佛國之爵祿。


3、必得其名:修辦道者,乃盡自己的職責,不求功名,但是上天慈悲,大德昭彰,令其得到最好的聲名,得道成就,名留人間,萬古不朽也。


4、必得其壽:有大德者,上天必定惠賜最長之壽命,自性永生不滅。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云:「不失其守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5、上天是大公無私的,只要有心進道,必能幫助我們,功愿成就,超生了死。但是對於那些迷昧,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反道敗德的人,上天只好順其所好,讓他自取滅亡,沈淪無期。


【原文】: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註解】:詩:詩經大雅假樂篇。嘉:善良。憲憲:盛大。令德:美好的德行。宜民:養育萬民。宜人:與民相處融洽。自天申之:上天鄭重的將天命交付給他。


【解釋】:詩經大雅假樂篇上說:「善良又快樂的進德修業者,藉著他偉大的德 行,自覺覺他,有益於人民,與人相處融洽,上天定然會加俸祿給他,保佑他、幫助他、並且會鄭重的把天命交付給他,以道德的力量,來教化百姓。」所以有偉大德行的人,一定能得授天命,為君子、聖賢、為明師。


  、心得記要:


1、本節引例詩經的話,證明大德者必受命的記載,如果不能行大德,不能代天理物,體天行道,愛護百姓,有益於世人,便不能領受天命。


2、上古時代,道降君王,故君王有道,能夠替天行道,故孔子讚美大舜的孝,受命 於天,而為君主;到了中古之時,道降師儒,所以孔子及顏回、曾子、子思、孟子傳之,雖有其德,但無其位;至民國之時道降庶民,庶民領受天命,渡化眾生,故能行道於天下。


3、誠心修道的君子,有美好的德行,利世益民,應當受後學的愛戴,大學篇說:「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4、上天(道)能生育天地萬物,萬物都是上天所化育,但是上天不能親自教養萬物,必須擇大德者為代表,才能代天宣化,教化萬民。所以領天命的前賢大德,要積極修辦,犧牲奉獻,才不致違背上天降道授命的無量鴻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